“误入歧途”的智能化:汽车上的伪需求越来越多?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0-03-13 出处:腾讯汽车 责任编辑:iCMS

各项“圈外”技术打破行业界限进入车圈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总的来说这绝对是件好事,我们可以切实体验到新技术给汽车带来的革命,给生活带来的方便。汽车“新四化”也无一不是依托于技术的发展。

“误入歧途”的智能化:汽车上的伪需求越来越多?

然而随着技术的普及和破圈,汽车这个篮子也在“创新”的名号下装进了一些颇具争议的新功能:有些是商家的营销噱头,有些是技术尚未成熟的激进冒险,有些是脱离使用场景的生硬堆砌。如若这些功能真的被证明非常鸡肋,那么对消费者来说多花了钱却不一定实用,对车厂和行业来说则是一定程度上的资源的浪费。

“误入歧途”的智能化:汽车上的伪需求越来越多?

汽车越来越智能了,也越来越花哨了。

包罗万千的车机系统

自从智能移动终端+移动互联网革了“旧社会”的命,很多东西都被集成在了一部手机里:钱包,钥匙,银行卡,相机,播放器,地图等等。如今,这一切又被复制到了车机系统中。在主打智能的车辆上,各种屏幕越做越大越做越多,而一些开放性较强的车机系统已经可以兼容绝大部分移动端的应用程序,宛如一部平板电脑或手机——简单来说,上了我的车,你大可以扔掉手机,它的功能我全都有,它没有的我也可以有。

“误入歧途”的智能化:汽车上的伪需求越来越多?

你可以用车机系统玩游戏,追番剧,聊微信,炒股票,点外卖,订酒店……

听上去很万能,但是这些功能在私家车的出行场景中真的属于强需求吗?即使是,又是否针对车机做过专门的适配和优化?

在完全自动驾驶实现之前,汽车还不能进化成完全的移动生活空间,“开车在路上”仍是车主的主要使用场景,而其他乘员双手解放手机傍身,又是否真的会放着手机不用、非要把自己账号临时绑定到车机上,和这块固定在车上的屏幕较劲儿吗?而那些所谓的多屏幕交互技术也多数没有太强的实用性。

“误入歧途”的智能化:汽车上的伪需求越来越多?

从车机系统衍生出来的诸多娱乐功能已遭遇无数吐槽,在车里看一部电影、打一把王者荣耀、叫一份外卖实在是非常低频的需求。有些车机系统甚至允许中控屏在车辆行驶中播放视频。

此外,还有一个典型场景是车内社交,它所面临的主要是安全和隐私两大问题。这也是车载版微信历经千呼万唤却仍没有正式上车的原因。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车载微信的操作逻辑是语音+实体按键,无论发送、接收消息还是查找联系人,都通过人与车机的语音对话来完成,不干扰驾驶员的手眼。在车内有多人乘坐时,为了保护使用者的隐私,语音还要考虑定向播报等问题(还需要相应的硬件支持)。

“误入歧途”的智能化:汽车上的伪需求越来越多?

即使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车内社交又会怎样改变人们的驾驶习惯,是否会出现其他隐患——目前“我在开车”还是一个社畜微信离线的正当理由,而这一切普及之后就不一定了。

智能座舱非常美好,但尚需时日,与真实使用场景的适配、相关技术的成熟都是必要条件。而在这之前强行上马诸多功能只会徒增负担和混乱。毕竟电动汽车也是沉默了一百多年后才显现出翻盘之势的。

“误入歧途”的智能化:汽车上的伪需求越来越多?

硬科技:电子后视镜、隐藏门把手、生物识别解锁

接下来看看硬件部分。在讲求智能与科技的车辆上,这几项算上是常客了。

在奥迪e-tron等车型上亮相的电子后视镜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可以降低整车风阻,改善视野盲区,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也有着更好的显示。但摄像头+车内显示屏的构造大幅增加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故障率、耐用性等问题。同时,图形还原与畸变纠正、高光比和镜头逆光场景对硬件也非常具有挑战性。目前来看,其带来的显示优势还不足以弥补成本和使用方面的劣势。

“误入歧途”的智能化:汽车上的伪需求越来越多?

隐藏式门把手似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炫酷、降低风阻的同时成本和可靠性面临考验。而面对传统机械式的门把手,也没有带来太多使用上的优势。

“误入歧途”的智能化:汽车上的伪需求越来越多?

至于指纹、声纹、静脉、人脸等五花八门的生物识别解锁方式,也随着应用范围的普及出现在汽车上。从实际应用场景和实用性来看,主要还是一种追求新鲜的炫技。

“误入歧途”的智能化:汽车上的伪需求越来越多?

2020年初疫情来袭,“健康汽车”的概念流行起来,杀菌消毒过滤乃至中医香氛系统纷纷上线。其中不乏过度营销的概念。

“误入歧途”的智能化:汽车上的伪需求越来越多?

还有自动驾驶领域,应用场景非常有限的L3级让人非常尴尬,而为了宣传,很多“半级”的概念也相继出现,如L2.5,L2.75,甚至L2.99等。

总的来说,汽车最终还是要落到使用场景中,虽然很多科技领域都迎来了爆炸式的发展,但为了宣传强行增加科技点、制造需求,就过于本末倒置了。同样,在面对市场时,消费者也要尽量保持理性的头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