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出海,欧洲是下一个新大陆吗?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0-09-28 出处:贾国琛 责任编辑:iCMS

造车新势力出海,欧洲是下一个新大陆吗?

核心观点:

1、得益于其“高强度”的激励政策,2020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逆势而上;

2、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但与欧洲本土车企相比,依托较为成熟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车企拥有较大优势;

3、造车新势力探索“出海之路”值得夸赞,但作为新晋品牌,想得到更多欧洲消费者的认可,过硬的产品实力、精准的车型定位、适宜的销售策略缺一不可。

“欧洲新能源市场主流车企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这对国内车企来说是一个蓝海。”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表示。

9月23日,爱驰汽车第二批出口欧盟200辆欧版U5也正式下线并启运欧洲,开启规模化布局欧洲市场的脚步。爱驰U5于今年3月在斯图加特正式发售,业内人士曾解读其表明了爱驰进军海外市场的决心。另外,首批500台定制欧版U5已于今年5月发往法国科西嘉岛,投入当地的出行租赁服务。

造车新势力出海,欧洲是下一个新大陆吗?

爱驰U5出口欧盟仪式/图片来源 爱驰汽车

仅一天之后,小鹏汽车也宣布在欧洲市场获得的第一批订单正式发运出口,共计100台小鹏G3i将率先发售到挪威。据介绍,本批次新车已经全部完成预定,预计将在11月正式靠岸交付。

造车新势力出海,欧洲是下一个新大陆吗?

小鹏汽车出口欧洲仪式/图片来源 小鹏汽车

今年8月,蔚来也曾宣布:最快于2021年下半年进入欧洲市场。蔚来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对此表示,“我们希望明年下半年进入一些更欢迎电动汽车的国家。”而今年成都车展,李斌曾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海外方向为“欧洲、美国”。

造车新势力齐刷刷的将目光转向欧洲市场,那么欧洲国家是否真像李斌所说,是“更欢迎电动汽车的国家”呢?

逆势而上

欧洲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重要市场。

据ev-volumes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全球车市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情况下,欧洲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41.4万辆,同比上涨57%,欧洲汽车市场整体同比下跌37%;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8.5万辆,同比下跌42%,中国汽车市场整体下跌20%。

造车新势力出海,欧洲是下一个新大陆吗?

制图人/亿欧汽车分析师 贾国琛

欧洲能逆势而上,得益于其“高强度”的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据国盛证券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欧盟28个国家中有24个国家已出台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其中12个国家采用补贴和税收优惠双重激励政策,其他国家则给予税收减免。主要国家补贴5000-6000欧,强度强于中国。

另外,从今年6月和7月开始,已有六个欧洲国家推出了额外的绿色复苏激励措施,以促进新能源汽车销量。而标致雪铁龙(PSA)集团CEO唐唯实 (CarlosTavares)曾在电话会议中感叹,“当市场取消补贴时,电动车需求就会崩溃。”

亿欧汽车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走过了一段“跑步前进”的增长期,逐渐进入平稳过渡期。而欧洲市场在政策激励下,步入了高速增长时期,因此相应的受众需求也正在被快速激发,但新能源汽车想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道阻且长。

欧洲市场表现出的强劲势头,也让各路新能源车企跃跃欲试。

“高手”如云

2019年9月,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马蒂亚斯表示,“今年IAA车展的三大主题是:电动化、电动化、电动化。整个行业都在谈论从内燃机汽车到电动汽车的转变,宁德时代已经和多家欧洲车企达成深度合作关系。”

2019年5月,戴姆勒推出了“雄心2039”计划(Ambition2039),要求2030年要让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或纯电动汽车占到其总销量的50%以上。并将在2019-2039年的20年内,打造一个实现“碳中和”的产品阵营。戴姆勒高层表示:“作为一家由工程师创建的公司,我们相信新技术也可以帮我们构建更美好的未来,那就是可持续性环保出行。”

今年3月,大众汽车发布了首款全球量产纯电动车ID.4。据悉,大众今年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包括大众ID.3、保时捷Taycan、高尔夫EV等在内的8款新能源汽车。

除了欧洲本土车企在力推电动化转型外,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也于去年11月在德国首都柏林宣布,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选址在柏林-勃兰登堡地区,并在年初为欧洲第一家超级工厂定下“小目标”:年产50万辆车。据悉,柏林工厂将生产Model3和ModelY,后续还将投产今后推出的更多车型。

造车新势力出海,欧洲是下一个新大陆吗?

制图人/亿欧汽车分析师 贾国琛

目前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优势明显,比第二名的雷诺佐伊(RenaultZoe)多了近10万辆。未来,随着柏林超级工厂的建成投产,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增长也势必会“快马加鞭”。

中国车企的优势在哪儿?

电动化转型普遍早于欧洲本土车企。当欧洲人还在沉迷于生物柴油的时候,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车企们大都已上市了新能源车型,而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奇瑞等企业投入新能源更早,并在中国新能源的不同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以蔚来、小鹏、威马为首的造车新势力们,大多在2014-2015年成立,目前也都实现了新车型交付。

造车新势力出海,欧洲是下一个新大陆吗?

制图人/亿欧汽车分析师 贾国琛

但在汽车出口上,中国车企较为落后。2019年,中国车企TOP10出口量为86.7万辆,占出口总量的84.6%,汽车出口市场被几大头部车企牢牢握住;中国汽车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而2018年,德国、韩国、日本,占比分别为78%、61%和48%,中国仍有巨大差距。

李斌曾评价中国车企出海,“这几年不少中国汽车企业出海做得不错,但是还没有进到欧洲、美国,还是在一些非主流市场和区域。”

亿欧汽车认为,出海“高手”如云的欧洲,中国车企在新能源产业链成熟度和成本上具备一定的先行优势。不过,欧洲市场虽然“欢迎电动车”,但其环境竞争激烈,并非“友好”,中国车企想在欧洲市场拿下一定的份额,过硬的产品实力、精准的车型定位、适宜的销售策略缺一不可。

“全球化”是所有中国车企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作为造车新势力的爱驰、小鹏、蔚来也都在积极探索“出海之路”。但新晋品牌想要获得欧洲消费者的认可,新势力们也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面对欧洲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中国车企若能把握住欧洲本土车企的“新能源空窗期”,率先打造“硬核”产品,形成差异化优势,未来市场表现尚可期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