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润滑油在维修保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使用频率极高。一款优质的润滑油不仅能有效保护发动机、减少换油频次,还能帮助节省汽油开销。然而,不当的润滑油使用方法却可能引发汽车故障,而这些“不当”方法往往源于车主对润滑油的四大“误解”。
误解一:润滑油越多越好?
实际上,润滑油的数量应严格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度线之间。过多的润滑油会从气缸与活塞的间隙中窜入燃烧室燃烧,形成积炭。这些积炭会提高发动机压缩比,增加爆震风险;同时,红热的积炭还可能引起早燃,加剧汽缸和活塞的磨损,并加速润滑油污染。此外,过多的润滑油还会增加曲轴连杆的搅拌阻力,导致燃油消耗增大。
误解二:润滑油变黑就该换?
这种观念并不准确。对于未加清静分散剂的润滑油而言,颜色变黑确实意味着油品已严重变质。但现代汽车所使用的润滑油通常都添加了清静分散剂,这种剂能将粘附在活塞上的胶膜和黑色积炭洗涤下来并分散在油中,从而减少发动机高温沉淀物的生成。因此,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颜色容易变黑,但这并不意味着油品已完全变质。
误解三:润滑油只添不换?
虽然经常检查润滑油是正确的做法,但只补充不更换是无法完全弥补润滑油性能损失的。在使用过程中,润滑油会因污染、氧化等原因质量逐渐下降,同时还会有一定的消耗。因此,定期更换润滑油是确保发动机保持良好状态的关键。
误解四:添加剂万能?
优质的润滑油已经具备了多种发动机保护功能,其配方中已含有多种添加剂(包括抗磨剂),且讲究配方的均衡以保障各种性能的充分发挥。自行添加其他添加剂不仅无法给车辆带来额外保护,反而可能与机油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导致机油综合性能下降。因此,在使用润滑油时,应遵循厂家推荐的产品和使用方法,避免盲目添加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