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前后盘式刹车似乎已成为了汽车刹车系统的标准配置,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配备盘式刹车就能成为一大卖点,让人们津津乐道。然而,仍有不少人认为鼓式刹车已然过时,将“前盘后鼓”的车型视为不安全且掉价的象征。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实际上,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各有千秋,并无绝对的先进之分。
先来说说两者的原理:
鼓式刹车,作为最早应用在车辆上的刹车系统之一,其核心部件是制动鼓。制动鼓安装在车轮上,随车轮一同转动。制动鼓内部装有刹车片,刹车时,刹车活塞会向外推动刹车片,使其与制动鼓产生摩擦,从而达到制动效果。鼓式刹车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其优点在于刹车力强,因此像货车这类自重较大的车辆通常采用鼓式刹车。然而,鼓式刹车也存在明显缺点,即散热性能较差。由于制动工作机构封闭在制动鼓内,连续刹车后热量无法快速散发(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货车通过喷水来降低刹车温度)。此外,制动鼓在受热膨胀后,与刹车片的接触面会变小,从而影响制动效率。
盘式刹车则相对更为先进。刹车盘随车轮转动,刹车时,通过液压控制,刹车卡钳活塞会推动刹车片夹住刹车盘产生摩擦力,达到制动效果。盘式刹车的优点在于散热性能好、制动力均匀、排水性强等。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刹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高端车型。因此,盘式刹车也演变出了多种不同类型,如通风盘式、陶瓷刹车片等,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和刹车力。
那么,回到主题上来。必须承认的是,盘式刹车确实是最适合乘用车的刹车系统之一。其原因正如上文所述:散热性能好、热衰退小,适合刹车频率更高的乘用车。而目前仍在使用鼓式刹车的车型主要集中在低端车型上,通常采用“前盘后鼓”的配置。这是因为汽车刹车压力主要集中在前轮,所以前轮自然采用盘式刹车。
那么,后轮使用鼓式刹车与盘式刹车区别真的很大吗?其实,就单次使用的效果来看,两者的刹车力和安全性差别并不太大。鼓式刹车在单次刹车时的表现依然可靠。
因此,“前盘后鼓”刹车系统的优缺点可以归纳如下:
优势:
鼓式刹车单次刹车力更好,能够满足一定的制动需求。
成本更低,有助于降低整车价格。
鼓式刹车的封闭性较好,能够抵抗砂石等异物的侵入,因此在烂路上的可靠性更高。
劣势:
鼓式刹车的散热性和热衰减性能相对较差。但在前盘后鼓的设计中,由于刹车压力主要集中在前轮,且前轮已采用盘式刹车,因此后轮的刹车压力相对较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衰减的影响。
鼓式刹车在外观上可能不如盘式刹车体面,毕竟现在大部分车型都采用了前后盘式刹车的配置。然而,这并不影响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综上所述,“前盘后鼓”刹车系统并非完全过时或不安全的选择。在特定车型和使用场景下,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