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很久没有露面的罗永浩又小小刷了一次屏。天眼查数据显示,罗永浩先后于2月5日和2月28日退出天津云上漫步科技合伙企业、天津云上畅游科技合伙企业股东行列,实控人变为王威。
与之前自嘲“已经发不起工资”不同,此前11月的发布会真的成了老罗与手机界最后的告别。失去灵魂人物,锤子科技的前途无疑再次陷入一片迷雾。老罗和锤子科技的事迹,似乎再一次证明了,靠营销成就的企业,大概率也会死于营销。
(老罗与锤子科技)
毫无疑问,罗永浩是一个勤奋的人,从他制作的多个广告看,称之为广告营销大师并不为过,比如为mini音乐节制作的英语培训广告足以媲美世界上最好的电视广告。但在外界看来,锤子科技在供应链上的不足,直接导致了锤子手机的“功成垂败”。
如锤子科技一样,当前时代下,所有企业正面临两大深刻变化:一是中国社会的赚钱模式已经开始切换,即从快钱到慢钱;二是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地位的转变。因此,企业都面临着转型的选择,品牌社会化营销、打造“爆款”成为了企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和提高资金利用率的选择,然而任何事情都需要边界,一旦营销过度则会导致本公司主营业务的“挤出效应”,只图近利,不看长远收益。
(szer汽车用品系列车用靠枕)
“当然,在企业实际决策中,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szer汽车用品创始人徐泽谦表示,“在产品研发投入太多,并不会带来一目了然的长远收益,加上很多企业资金有限,更多的时候企业的优先级仍是‘活下去’,这就导致企业很多时候将营销的优先级放在产品研发之上,最终导致公司业务停滞不前,难有突破。”
但据笔者了解,szer汽车用品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平均每年szer汽车用品对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的投入占到总体营收的34.7%,szer汽车用品旗下汽车转向助力球、座椅靠背防踢垫、EVA泡沫车门防撞条等多款产品的设计均来源于市场直接反馈,这也让szer汽车用品在消费者群体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而szer汽车用品在营销上的投入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仅开设了几个线下实体店。
徐泽谦解释:“产品是营销的前提,如果产品都不合格,这个产品就不应该存在,营销自然也就毫无意义。”从经典市场经济的自然逻辑来看,产品和营销结合无疑是一条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道路,但平衡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想要走得快可以通过营销的路子,而想要走得长远则需要沉下来,发展核心业务,将产品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