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车企集体向电动化转型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19-12-19 出处:EV新视野 责任编辑:iCMS

几大车企巨头,以一份长长的“裁员名单”为2019画上句号。这背后是燃油汽车销量疲软,新能源汽车青黄不接的尴尬。经历了18、19年低潮之后,在新的十年新能源汽车再次成为车企的救命稻草!

戴姆勒和奥迪裁员2万人,支持电动化转型

过去的两周里,仅仅是德国两大汽车巨头戴姆勒和奥迪宣布的裁员总量就接近2万人。

11月26日,奥迪发布声明,将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0%。这将为奥迪在未来十年节省60亿欧元成本,以支持企业加快向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

11月29日,戴姆勒宣布,计划到2022年底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至少10000人,此次裁员规模至少占全球员工的3.3%,公司希望通过裁员以节省大约14亿欧元的资金,用于填补汽车电动化转型带来的成本拉升以及市场销量疲软所带来的利润下滑。

虽然没有具体的裁员计划,但宝马也在11月27日表示,争取在2022年之前节省120多亿欧元成本,以应对电气化转型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成本支出。根据协议,宝马将大幅削减奖金,并延长部分员工的工作时长,这项计划将于2020年起生效。

事实上,全球车企裁员大潮早在2018年底就已拉开序幕。2018年11月27日,通用汽车(GM.US)表示,作为转型计划的一部分,将于2019年底前裁掉15%的受薪员工,包括25%的高管,裁员人数或达14700人,并暂时关停5家北美地区以及2家北美以外地区的共7家工厂,以提高产能利用效率。

全球车企集体向电动化转型

截止今年11月底,全球车企已公布的裁员人数已经超越201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数据。

严苛的排放标准全球车企向电动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从2021年开始,欧盟将推行更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要求汽车制造商在2021年的基础上,到2030年将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7.5%。新政策会从2020年开始逐步实施。达不到欧盟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允许售卖。否则,就要接受欧盟的巨额罚款。

据欧盟保守估计,至少有280万电动汽车到2030年将需要充电桩,现在可用的充电点数量(144,000)远远少于要求的数量,这意味着在未来12年内将增加20倍。

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一定会改变整个汽车行业生态,传统车企在被淘汰之前必须提前做出应对策略,目前几乎所有巨头车企都已经制定了燃油车退出时间表。

全球车企集体向电动化转型

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销量在中国

早在2000年,中国就决定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新能源车给了中国一个理论上可以弯道超车的机会。如果新能源汽车成功,中国电力过剩和石油短缺的局面会同时被解决。世界规模很大的耐用消费品市场将会被打开新局面,仅仅是抢下国内汽车市场就能带来万亿级别的自主企业利润。如果电动车成为世界主流,必然带来电力需求的大增,那么中国引以为傲的发电技术和特高压传电技术也可以借此机会走出国门,实现产能输出。

目前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以上销量都在中国。

全球车企集体向电动化转型

1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对于新能源车到2025年的总销量要达到25%。按照这个目标计算,未来6年新能源车的年化增速将达到30%,文件里还讲了要推动新能源车产业与能源、交通、信息产业的协同发展。能源方面,要加强新能源车和电网(V2G)能量互动,这里要看国网、南网和充电桩的配合。交通方面,要优化智慧出行和物流运输。信息产业方面,要推进“人-车-路-云”的协同,这就是常谈的V2X。

总体来说,规划里把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大方向梳理了一遍,但接下来市场哪些方面会爆发,还要看技术推进和资金认可。无论如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