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连锁模型中,谁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热潮?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1-12-16 出处:汽车流通协会 责任编辑:HC1

汽车后市场服务不只是养车类项目,所以,除了养车连锁,还有哪些路径值得我们去关注呢?这些实践又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连锁类型

1、修车连锁

在修车这个层面,车主往往选择两个途径,一是直接去4S店解决,二是去有技术含量的综合修理厂,而后者往往也拥有一点4S店背景。

总得来说,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主机厂手中,所以行业中的修车很难摆脱4S店基因;又由于中国是万国车市场,修车很难标准化,所以修车连锁迟迟发展不起来。

但是,随着中国市场平均车龄增长,修车的需求越来越高,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修车连锁肯定具有前景。

主机厂虽然掌握了技术,但其实不容易拓展这块业务,因为每家主机厂只能解决旗下品牌的汽车,这个体量不足以支撑一个全国连锁。

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了配件技术的零部件供应商不太受车型限制,机会反而更大,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博世车联。

以社区店为模型,以保养为入口,辅以技术能力,有可能实现行业当中经常说的以养带修这个设想。

这也许是修车连锁的可能性。

2、专项连锁

美国市场的细分化现象是很明显的,换油、玻璃、油漆、变速箱等领域都出现了全国性和区域性连锁。

过去几年,也有人试图把这些专项模型引入中国市场,几乎难言成功。

油漆项目上,小拇指很早就向快修快保和轮胎项目转型。

换油项目上,单纯的保养业务还是会受到价格战的冲击,目前百顺仍在坚持纯粹的工业化换油,而兔师傅已经增加项目,利用更多的项目提高经营上限和壁垒。

玻璃专修领域有信义易车这样的加盟为主的品牌,依托的是集团资源,曾在2018年对外宣称5年内发展1000家加盟店。但是这个领域的技术壁垒并不高,其逻辑是依靠后端服务带动前端产品销售,计划实施不如预期。

在变速箱专修领域倒是出现了一批比较稳定的连锁企业,不过目前的规模还不算特别大。

另外像洗车、贴膜等专项,都被价格战打得比较透了。

专项更注重差异化的特点,所以更容易打造一批特色单店,但是在规模化和连锁化上,要想实现突破确实不容易。

3、专修连锁

专修连锁主要集中在豪华车专修和事故车专修上。

以华胜为代表的豪华车专修其实抓住了一波行业机遇,实现做大做强。

目前挑战主要在于三点,一是4S店越来越重视售后业务,价格开始明显下探;二是豪华车价格也出现下探,更多消费层级的人购买豪华车,使得在售后层面的平均消费意向趋于理性;三是进入豪华车专修的玩家也越来越多,包括个人开设豪华车专修门店,以及部分综修厂也开始增设豪华车维修项目。

可以看到,在这些挑战下,传统燃油车的风口对于豪华车专修连锁已经过去。

而当下的风口,可能更多在于新能源汽车上,特别是造车新势力,倾向于和有规模的豪华车专修企业合作。如果新能源汽车数量迅速增长,可能会是豪华车连锁的下一个机遇。

而事故车专修连锁已经可以说是退败了,大师钣喷和有壹手的案例很能说明问题。

当然,我们不要忘了途虎养车入股有壹手这个事件,如果基于社区店模型的全国连锁,打通了保险场景之后,形成“1+N”模型,也许会是事故车连锁的可行形态。

所以未来钣喷连锁的可能性之一,会是依托社区店的布局和布点,作为养车连锁的业务补充。

4、城市连锁

在全国连锁视野之外,城市连锁可能更现实,也会是未来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汽车后服务的属地化特点非常明显,各地风土人情和历史积淀不一样,只有本地人最熟悉本地市场,从这角度而言,城市连锁更符合中国市场特性。

深耕盘锦的路路通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

盘锦是典型的四五线城市,乘用车保有量24万台,据了解,当地有超过11万台车在路路通接受过服务,而在过去一年有近3万台车在路路通换过机油。路路通在盘锦拥有十几家直营店,采用1+N模式,一个总店带十几家社区店,打通洗美装、维修保养、钣金喷漆、保险、总成维修等业务。

另外,路路通集团的业务还涉及二手车、汽车销售、特种车修造、网络货运、旅游、户外和易货等,覆盖了车主用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当于在本地形成了一个小生态。

这样一个个小生态,也许是那些有一定规模的维修企业重点思考与发展的方向,集中有生力量打造一方霸主。

养车连锁的下一站

除了行业视角,另外一个维度是站在那些已经布局养车连锁企业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下一步到底如何走。

养车连锁的业务结构简单,优势在于容易规模化,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相比于维修、钣喷等业务,客单价比较低,导致营收和盈利的想象空间都很有限。

我们说过,汽车后市场维修门店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过饱和状态,这导致流量、价格战等现象会是行业常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养车这种技术门槛不高的业态,其利润率不会很高,从而挑战连锁总部的盈利能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头部平台依靠资本或者集团资源驱动,一直以来都存在盈利难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养车业务,盈利问题短时间内看不到解决苗头。

所以,对于这些头部企业而言,仅仅做一个养车连锁显然不够。

未来头部企业的竞争一定是生态竞争,在低维度是为了解决盈利,高纬度则是打造护城河,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企业一定会做业务延伸。

途虎在这一块的布局比较早,例如入股有壹手,推出途虎纯洗,布局洗车机,切入底盘业务,跨界潮玩卖鞋、琥珀会的会员体系等,利用工场店的基数和现有的流量尝试并攻占更多领域,尽量最大化利用现有流量。

新康众的汽配供应链体系更牢固,结合天猫养车,在加上阿里投资驿公里自动洗车项目,以及蚂蚁金服下面做的保险项目,都可以嫁接在新康众的体系当中。

以这两家养车连锁企业的布局为代表,从养车往外延伸是不可绕过的课题。

但是更为关键与现实的是,如何从养车延伸至修车,也就是汽车服务世界提出的从以养代修到“以养带修”,从而实现客单价、营业收入、盈利水平全方位提升,相信两家企业在未来都需要找到一个答案。

这个答案,也是“养车连锁下一步”这个课题的答案。

届时,整个行业将不再如现在这么单调,而会呈现出新的竞争局面。

汽配4.0时代到来

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供应链平台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汽车维修与养护供应链4.0时代到来指日可待。

汽车后市场连锁模型中,谁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热潮?

随着中国O20商业模式的快速兴起,汽车后市场维修保养线上渗透率逐渐提高。2018年,我国互联网汽车维修养护渗透率为5%,前瞻推算,2020年,我国互联网汽车维修养护渗透率约为9%左右。互联网零售在汽修领域渗透率:2020年或为9%

中国售后维保市场规模高速发展且集中度低,近几年大量的玩家进入,并纷纷通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模式创新来尝试改善目前的消费者痛点以占领市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