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化工巨头均在中国布局其最大TPU生产基地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3-03-07 出处:网络转载 责任编辑:HC1

2月23日,科思创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宣布:将在广东珠海投资数亿欧元建造其最大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生产基地,这也将成为科思创TPU业务的最大投资项目。

2023年下半年,巴斯夫位于湛江一体化基地的热塑性聚氨酯(TPU)装置将投入运营,这也将成为巴斯夫最大的TPU生产线。

两大化工巨头均在中国布局其最大TPU生产基地

TPU应用领域(图源:科思创)

据介绍,科思创新的TPU生产基地位于珠海高栏港经济区,总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待2033年全部建成后,将拥有近12万吨的TPU年产能。该项目将分三阶段建设,首期计划投资数千万欧元,预计于2025年底完成机械竣工,实现约3万吨的年产能,创造约80个工作岗位。

科思创中国区总裁雷焕丽表示:通过这一重大投资,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在华布局,抓住全球TPU市场强劲的增长势头。新基地将具备先进的生产和创新能力,有望为中国乃至全亚洲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科思创在中国TPU生产基地

科思创广泛的TPU产品组合应用于工业、农业、汽车、交通运输、高性能运动休闲装备、电子电器及智能穿戴设备、基础设施及基础工艺等众多领域。

上个世纪中叶,公司分别在欧洲和美国设立生产基地,开始在欧美地区销售TPU产品。

2007年公司成功整合深圳和彰化基地,开始在中国本土化生产TPU。珠海项目公布前,台湾彰化基地是科思创亚太区最大的TPU生产基地。

2019年,通过本土整合,科思创TPU业务进一步打开日本市场,提高自身在亚太区的供给能力及市场份额。

2022年7月,科思创位于漕泾的上海一体化基地的弹性体新工厂项目开工,新的弹性体工厂预计将于2023年投入运营,建成后将为上海一体化基地增加新的产品线。

近期外企在中国TPU项目投产情况

2022年8月,美国路博润公司宣布其上海松江生产基地的新增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路博润特种聚合物业务亚太区投资的又一里程碑,进一步扩大了TPU产能。

2023年下半年,巴斯夫位于湛江一体化基地的热塑性聚氨酯(TPU)装置将投入运营,这将成为巴斯夫最大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线,其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枪和充电电缆。

国内TPU生产企业

目前我国国内TPU生产企业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以万华化学、华峰集团为代表的每年TPU产能在15万吨以上的企业,其拥有MDI、多元醇或己二酸等主要原材料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化工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拥有雄厚的化工生产基础、产业链长、整体规模大,业务领域也不限于TPU行业;

第二类:以美瑞新材、一诺威为代表的每年产能在5-15万吨之间,且专注于TPU的研发生产,并以技术创新和专业服务为核心的企业;

第三类:数量众多的小型企业,TPU年产能在5万吨以下,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生产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或环保问题,这类企业竞争力相对不足。

国内TPU市场情况

据天天化工网数据,2018-2022年中国TPU产能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2.92%,其中2022年总产能为129.9万吨/年,同比增长12.27%。而随着国内TPU产能规模的快速扩张,导致TPU供应逐渐过剩,叠加疫情对需求端的影响,2022年中国TPU行业的平均开工率仅有49.07%,行业内TPU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2018-2022年中国TPU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67%,其中2022年总产量为65.56万吨,同比增长0.24%。万华和华峰的产量规模相当,两家2022年产量合计占中国总产量的37%左右,而产量前十的生产企业2022年产量合计占中国总产量的80%左右。

2018-2022年国内TPU行业总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34%,其中2022年总消费量为56.9万吨左右,同比增长-5.48%,五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当前,从市场供求情况来看,中低端产品和中高端产品的市场特点差异较大

中低端产品的下游应用较为广阔且客户分散,总体呈现出市场容量大、竞争激烈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强品牌效应、原材料成本优势和牢固客户基础的企业在市场占有率、产品定价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中高端产品领域,虽然国内下游客户需求旺盛,但目前仅有少数本土生产企业参与,其市场份额基本被一些跨国公司主导,如科思创、巴斯夫、美国路博润、亨斯迈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跨国公司仍在不停的增加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