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5-02-25 出处:中汽协会汽改会 责任编辑:HC1

2月22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改装分会、越野车分会、皮卡分会、中国汽研、雅森国际联合组织的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汽车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成功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于探讨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政策导向、法规规范以及生态合作,旨在通过皮卡越野新能源改装的生态构建,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推动相关产业链的升级与创新。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如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的最新政策,预计未来汽车市场将更加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此外,智能驾驶技术的成熟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便利的出行选择,同时促进汽车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转型。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会议汇聚了行业协会领导、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行业资深人士以及汽车主机厂和改装生态链企业的代表,共计60余人参与其中。北京工业大学、腾易研究院、猛士科技、长城汽车、212越野车、比亚迪、一汽-大众、捷途汽车、北京汽车、江淮汽车、郑州日产、北汽福田、中国重汽、北汽鹏龙、北汽泰普、运良越野、铭泰赛车、国机集团、京东汽车、HKS中国、博世汽车、南通纳科达等单位均提供了大力支持。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改装分会秘书长刘亚龙主持。他首先介绍了行业的发展现状、会议的组织情况,并对参会嘉宾进行了介绍。随后,会议的与会代表们针对当前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开了分享与深入讨论。与会代表们还积极探讨了相关标准的制定方案,并就如何共同构建产业创新生态提出了诸多具有前瞻性的见解。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在会议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与服务部总监李虹指出,2024年汽车产销预计将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消费者对个性化和性能提升的需求,以定制改装为代表的一批新引擎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据中汽协会统计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改装市场的增长速度有望超过汽车行业整体增速,反映出改装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李虹强调,汽车行业需要不断深化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加强供应链的协同合作,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超在发言中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快速提升,智能网联技术的推动,市场从“单点个性化”向“多场景专业化”转变,整车企业与改装企业需紧密协同,从上下游走向生态共创,从前端研发到后端服务,形成闭环的创新路径,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专业、合规又兼顾个性化的改装服务体验。王超教授强调,通过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创新生态,可以更好地推动汽车改装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也为整个汽车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他建议,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加大投入,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推动技术标准的统一,从而带动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汽车改装标准的编制对于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改装产业发展迅速,民间呼声日益渐大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杨同乐科长介绍了2024年度汽车改装标准编制相关工作情况:16个拟制定的标准清单,涵盖了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相应管理性服务体系标准等当前行业发展几大重点方向。从立项评审到标准起草,到征求意见稿的发布,以及最终总成稿的发布,整个周期都将严格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流程去确定执行。杨同乐科长强调,标准的制定不仅需要行业内部的广泛参与,更需要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消费者紧密合作,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最终,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汽车改装标准体系,引导产业实现健康有序地发展,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东风猛士科技项目总师陈丹从整车企业角度介绍了汽车改装与海外业务拓展经验。在猛士917产品的设计初期就预留了很多改装接口,以满足后市场用户对于车辆各种改装的需求,例如在绿色安防用户方面开发了适用于武警警用市场的防爆主机车,以及适用于公安警用市场的反恐突击车。在海外业务拓展方面,除了基于硬核的外观、智能安全更加突出等产品亮点,猛士在传播策略上不仅成功‘入圈’,还进一步通过‘破圈’传播,深入洞察并满足海外用户圈层的需求。在整个新能源整体向前的大趋势下,猛士扛起了世界级的东方豪华电动越野车品牌旗帜,积极推进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在改装领域的应用。陈丹总师指出,通过把握市场脉动和技术创新,整车企业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产品价值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对接。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京东汽车维修改装业务部经理王巍发布了《京东改装行业白皮书及政策》,详细阐述了2025年京东汽车对于改装产业的规划和布局,将会依托中汽协会、京东平台及产业链渠道,持续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并开放线上商城、线下门店,以开展联合“品质认证”承诺标准为基础,全方位推进C端改装业务市场。王巍还强调,京东汽车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洞察,为改装行业提供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个性化的服务方案,以促进产业的精细化管理和升级。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南通纳科达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龚勇明以“汽车贴膜标准化进程,开启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展开了精彩分享。他表示,膜产业链基于技术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在产品开发、制造、施工及售后等各阶段,如何全面构建高质量的标准体系,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后续将会在协会框架下共同推进相关行业标准工作的制定。龚勇明技术总监指出,纳科达聚氨酯科技已着手与业内领先企业合作,共同制定汽车贴膜相关的行业标准,旨在通过统一的规范和流程,减少市场无序竞争,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进而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比亚迪汽车特装车开发科科长郭琰琦分享了新能源改装领域客户最为敏感的售后话题,强调强化产品、技术与售后平台的协同机制,逐步缩减乃至取消新能源产品改装后的售后免责条款,同时也阐述了目前新能源售后技术人才的缺失,强调加强专业改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比亚迪汽车内部计划在2024年建立十余项改装产品设计及测试规范,探索改装领域的标准体系,开始将后市场产品纳入整车测试大纲,不断探索后市场产品与原厂整车的适配性。推进整车改装接口模块化,改装产品平台化,降低产品开发门槛,支持技术迭代,产品品类的智能化。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腾易研究院院长兼首席分析师周丽君在探讨“新老头乐车市”的崛起时,指出越野和改装车需求的新变化,强调了大气高端和越野硬朗型两大细分市场的竞争将加剧,预计在未来十年内,这些细分市场将成为中国车市中最有潜力的领域。特别是大排量新能源混合动力车型,由于其环保和高性能的特点,预计将在这个市场中脱颖而出。当前,汽车制造商应专注于这些细分市场,以抓住即将到来的市场机遇。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运良越野董事长朱云良先生分享了《深耕改装文化,激活越野皮卡社群新动能》,以专业越野改装产业的视角从产品技术、改装需求、市场运营等方面全面分析了越野改装的现状,同时从政策破冰、改装生态、运营升级三个维度阐明了如何激活社区新动能,促进越野改装文化的形成。运良越野董事长朱云良强调,随着越野文化的不断深入,政策的支持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改装行业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他呼吁业界同仁共同努力,促进改装行业生态的优化与升级,通过优质健康的行业环境塑造,让越野改装文化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嘉宾分享了各自企业共创合作方面的经验,并针对行业堵点、断点、难点等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言,就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创新机制建设、政策法规、知识产权保护、改装标准体系构建,尤其针对新能源车、越野车、皮卡车改装生态共建以及市场机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研讨交流。他们一致认为,产业的未来发展亟需更多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支撑,业内人士应携手呼吁并参与构建有序、健康、鼓励创新的环境,同时坚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针对核心共性问题,整车企业应携手协会,在政策层面积极推动解禁与松绑,同时加强呼吁与普及力度,共同促进健康有序的行业环境建设。与此专家们同时强调,需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设定统一的改装质量标准,确保改装车辆的性能、安全及环保均符合国家法规与行业规范。同时,呼吁企业应加强对改装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改装服务的专业水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行业需要加强自律,确保改装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以及创新满足需求达成了共识,提供了具体建议和解决方案。

汽车产业创新促进与政策标准暨皮卡越野改装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召开

在会议的最后,强调了改装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重视消费者权益,确保透明度和公平交易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核心。同时,改装产业应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如此,中国的汽车改装市场才能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