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行车灯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1-07-09 出处:备胎说车 责任编辑:HC1

日间行车灯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虽然日间行车灯不能直接提升驾驶体验,多出来的成本还是要摊到消费者的头上,但这个东西倒算不上是智商税。

没有日间行车灯,不影响日常使用

日间行车灯不是给自己用的

不少人觉得它是好像没什么用,就是白收智商税,主要是因为没有这个配置也不影响自己的用车体验。侯冲等人发表在《农业工程》期刊上面的论文,《汽车昼间行驶灯配光性能不确定度评定》。上面有讲:日间行车灯是一种面向前方、在白天行驶的时候,让对方车辆看清楚本车状况的灯具。也就讲:日间行车灯就不是用来照明的,是用来提醒别人。所以说,没这个配置,对我们自己的用车体验的确是没什么影响。

也可以被代替

甚至就是连其本身的功能也并不是不可替代的。汪晖等人发表在《汽车电器》期刊上面的论文,《谈昼间行驶灯的设计及控制方法》。上面有讲到过:早期,国外的汽车厂商就是采用起动后开启近光灯的方案,来实现日间行车灯的一个功能的。

还要承担额外的成本

不光如此,车辆装配日间行车灯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更高的成本最后还不是买车的人来买单。根据武汉大学张超生所著的论文,《目标成本法及其案例研究》,上面讲。日本神户大学的调查报告是这么说的:交通运输车辆制造行业已经是100%都在应用目标成本法来控制成本了。目标成本法什么意思呢?它就是指以给定的竞争价格为个基础,在保证实现预期利润的前提下,再反过来,来决定产品的成本。简单说就是:好比开个饭店,你先去市面上看看,大家都愿意为番茄炒蛋付个多少钱?如果大家最多就是愿意付个15块,再除去我所希望的1个番茄炒蛋能赚上个5块钱,成本就是不能超过10块钱了。减一减,就是倒过来这么算的。一款车型,其实在做市场定位和定价的时候,生产成本就已经定下来了,售价决定成本。想要加配日间行车灯,要么就是提高车子的售价;要不就只能在其他方面把成本“抠”出来,对吧?反正最终都是会落到买车的人头上的。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都说:“日间行车灯就是个智商税。”

但实际上绝不是智商税

实际上,日间行车灯这项配置是没有那么惨或者说是不堪的。

第一个,日间行车灯是的确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的。虽然对用车体验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但是根据通用汽车公司的彼得·伯格威斯特发表在SAE上面的论文《日间行车灯(DRLs)-北美成功案例》上面的介绍来讲。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就有进行关于日间行车灯的安全性实验了。根据不同国家的结果来看:日间行车灯都具有降低事故风险的功能。根据实验条件和方法的不同,实际效果从5.3%到38%不等。正是因为确实有效,日间行车灯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是强制性要求加装的配置了。

第二个,还能让车看起来更好看,有面子。除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性提升之外,日间行车灯确实也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能让车子变得更好看、更帅气。华东理工大学席乐所著论文,分享给你,《结合魅力因素及其评价的产品形态设计研究与应用》。上面用了个问卷的方式,对车型设计里面的形态魅力因素进行了个调查。结果这样的:点阵型的日间行车灯在魅力品质评分的5个评级排名里面,是高居第2级的。可以说:有没有一对好看的日间行车灯对于一辆车的颜值影响,其实还是比较大的。你花了钱,虽然用车体验是没多大提升,甚至是没有,但是变得好看了,用起来心里也是更愉快。毕竟我们挑车,也是要看这个车子长得好不好的,对不对?

日间行车灯确实有用,并不是智商税。总得来讲,有没有日间行车灯,虽然平时开车的时候完全没有感觉,但是花了钱,买了高配,确实还是有用的,并不是所谓的“智商税”。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