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的不断升级,无人驾驶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在政策和社会需求等多维度因素的推动下,自动驾驶的服务需求持续增长。自动驾驶在我国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下,不断的创新和飞速发展,关于近期自动驾驶的热点,可以了解到9月5日德国汽车制造商宝马与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表示,宝马将基于亚马逊的云计算技术打造其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目前,传统汽车制造商正寻求提升汽车技术,尤其是在ADAS方面,力图与特斯拉展开竞争。据了解,ADAS不仅依赖包括摄像头、半导体芯片在内的硬件,还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而人工智能(AI)将是这个系统的关键。
不仅是国外的车企目光灼灼,国内也不甘示弱,今年华为、理想、小鹏等企业都宣布了城市NOA的开城目标,其中华为是45座、小鹏是50座、理想是一百座,一个比一个激进。与此同时,从6月份的黑芝麻智能,到8月份的如祺出行,再到刚刚通过境外上市备案的文远知行,自动驾驶一段又一段的刷新高潮。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为303.0亿元,预计2025年达到1299.7亿元。我国2022年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达100.4亿元,预计2025年前后将迎来规模性产业化契机。我国积极发展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技术进一步发展,行业规模不断增长。
虽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迅速,但如何确保其安全性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数据,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所有交通事故的90%,而由于驾驶员疏忽导致的交通事故更是高达80%。因此,如何提高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性,避免因技术故障或程序错误导致的交通事故,是无人驾驶技术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提高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性,一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算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此外,在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应用之前,还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道路测试和评估。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首先需要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高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是首要任务也无可厚非,其次政府积极提供政策和基础设施支持,国家、科研院所也大力培养相应人才,以满足该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此外,可以通过与政府、企业等多方合作,寻求更多的资源的联合支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因为加速推进净零碳排放,新能源汽车使用率急剧上升,根据高盛研究部数据,2035年新能源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一半左右,在巨大的市场的需求激发了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自动驾驶研发、智能座舱设计、软件工程师等岗位的需求都在增长。
总而言之,中国拥有全球独有的覆盖全产业链的经济结构和丰富的无人驾驶应用场景,随着近年大量资金涌向自动驾驶行业,也为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优势。未来,相信自动驾驶技术将拉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科技研发和运用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