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4-01-08 出处: CAE技术在线 责任编辑:HC2

1、分析概述

标准:校核座椅强度是否满足法规《GB 14167-2013》的要求。

1.座椅需要承受120%载荷;

2.如果座椅能够承受120%载荷,则变形和部分破裂是允许的。

FEA分析结果:

1.座椅能够承受120%的载荷;

2.不存在部件发现失效。

2、模型描述

零件表: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重要零部件材料总览表: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3、模型设置

加载条件:

根据《GB 14167-2013》

要求,对上、下人体模块施加13500±200N力,本例考虑最不利状态并增加20%裕度,为16440N;对座椅骨架施加座椅重量20倍的力,增加20%裕度,为12.0Kg*9.8m/s^2*20倍*120%=2830N。考虑分析精度和计算时间,采用沿曲线加载到规定值的加载方式,曲线如下图所示。

评价标准: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持续按规定的力加载,允许固定点或周围区域有永久变形,包括部分撕裂或产生裂纹;试验期间上有效固定点的前向位移在通过R点和C点的横向平面内。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4、变形图和结果曲线

变形图(带假人/夹具)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变形图(骨架结构)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加载点位移曲线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结论:

加载点曲线趋于平稳,可以承受自重120%的力。

5、重要零件的应力应变云图

座椅骨架整体应力应变图: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零件位置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结论:

最大应力、应变均未超过极限值,无贯穿撕裂风险。

零件位置

结论:

最大应力、应变均未超过极限值,无贯穿撕裂风险。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零件位置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结论:

受拉侧积分点层面最大应力未超过极限值,最大应变超过极限值有撕裂风险,但中等积分点层面应变未超过极限值,无贯穿撕裂风险。最大应变发生于120%加载后。

零件位置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结论:

最大应力、应变均未超过极限值,无贯穿撕裂风险。最大应变发生于120%加载后。

6、其他数据输出结果:

螺栓力:

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

结论:螺栓力均在保证载荷内。

【免责声明】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希迈座椅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布30日内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或洽谈版权使用事宜。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