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常州市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工作方案》的通知 |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常州市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常州市人民政府 2023年8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常州市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常发〔2022〕25号),深度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着力在培育骨干企业、推动产业集聚、提升创新平台、深化公共服务上下功夫,从产业、创新、资本和政策层面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系统,为打造国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市提供新动能,特制定本方案。一、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上台阶。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0家,产业规模5000亿元左右。实现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倍增发展,力争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新增上市企业25家,新增全国细分领域龙头企业2家以上。 关键领域上质量。坚持向内培育与向外招引相结合,在巩固电池优势、补齐回收环节的基础上,突出在电机电控、车用芯片、智能网联、智慧底盘、车身轻量化、制造装备、研发检测机构等重点领域实现根本性突破。到2025年,全市累计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和技改扩能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重点项目240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产业链完整度力争达90%。 本地配套上水平。紧紧围绕集聚发展,加快打造溧阳市和金坛区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武进区理想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新北区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常州经开区中天钢铁更新地块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重点新能源整车本地零部件采购额占比超30%。 二、工作重点 1. 加快现有企业转型发展。以提升创新能力、激发产业活力为导向,根据现有企业技术和产品现状,鼓励企业加强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和整零对接,引导企业转型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企业,促进固链补链强链。到2025年,力争引导300家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梳理现有零部件细分领域头部企业,鼓励企业加快产品转型和技术升级,拓展新的产品领域,进入新能源整车核心供应链体系。依托头部企业牵引,加快形成零部件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常州经开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 强化头部企业招引集聚。加强产业研究,编制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招商名录和招引指南。强化产业、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联动,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全要素招商。鼓励引导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和专业机构,大力开展以商引商、机构招商,瞄准比亚迪、理想汽车及我市周边地区整车整机企业主要零部件供应商集聚地,深入开展“供应链”招商。依托境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专业展会平台和资源,积极开展展会招商。聚焦以德国为中心的德语区,以及日本、韩国、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通过外聘、委托招商代理、代表、顾问等多种方式开展驻点招商,紧盯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指导服务各板块在上海、深圳派员驻点招商。到2025年,力争全市累计新招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细分领域头部企业项目120个。(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工商联) 3. 创设基金赋能产业发展。在常州市龙城科创基金下设立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级母基金,认缴规模50亿元,由市财政、市国有企业发起设立,整合区级资源,大力争取国家和省级基金参与。按照市场化原则参股子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共同组成复合或单项基金,加大新能源产业投资力度,发挥基金招商作用。依托我市新能源之都产业优势,积极开展项目直投,提升受托基金管理公司专业能力,打造优质资本运行管理队伍。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效资产运营机会,打造全国知名的新能源REITs私募管理中心。(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投资集团) 4. 支持面向全球并购重组。依托优势企业加强对内对外并购,支持本土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上市公司、独角兽等链主龙头企业,以及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以产业投资模式跨领域并购或者设立、引进、孵化产业链初创企业,推荐并购企业进入知名整车企业供应链体系。引入国内知名汽车企业风险投资机构(CVC)与地方国有资本合作,强强联合设立产业并购基金,通过产业资源和资本强赋能,培育、引进更多优质项目,助力优势企业实现资产重组和价值重估。支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跨国并购,鼓励产业投资、并购基金收购境外知名企业。制定出台支持并购的配套政策和机制。(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投资集团) 5. 集中政策资源优化扶持。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扶持资金,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工信、科技等各类产业、创新资金向该领域倾斜,扶持壮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扶持企业上市,深入实施企业股改上市“龙腾行动”,切实做好企业股改上市服务各项工作,到202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60家企业完成股改。鼓励比亚迪、理想等整车龙头企业在常州发布新产品研发相关技术需求,通过“揭榜挂帅”科技攻关、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动本地关键零部件企业融入整车企业的研发体系,促进供应链管理与研发协同。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各类标准制(修)订等的支持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保险保费补贴。(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常州市中心支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常州监管分局) 三、保障体系 1. 加快科创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科创平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三电系统、车用芯片、智能网联等领域的覆盖面。加快推进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清洁能源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全力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在电池电机电控、智能网联、氢燃料电池及关联类等领域进一步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在汽车电子电器、底盘系统等领域布局建设创新平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2. 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维保等全产业链条,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检验测试、检定校准、认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不断优化平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发挥应用牵引作用,加快溧阳上黄机动车驾考中心资源整合,探索建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中心。支持中汽中心常州基地拓展服务能力,在检验检测平台基础上强化中试验证功能。建立新能源之都产科教联盟,提高创新需求、人才培养需求与供给精准匹配的组织化程度,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适配产业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到2025年,新增公共服务平台10家,其中国家级2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教城、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投资集团) 3. 深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创新供应链金融,依托商业保理工具为链属上下游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鼓励融资租赁公司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企业提供设备直接融资租赁;引导“创新贷”政策资源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倾斜,鼓励银行机构通过绿色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低成本贷款资金。引导新能源汽车链主企业带动供应链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产业链企业智改数转全面普及,促进资金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工信局、人行常州市中心支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常州监管分局) 4. 优化口岸功能支撑。加快推进常州港总体规划调整,强化交通物流、口岸吞吐功能等要素保障支持,整合优化港口资源,适时推进新能源汽车滚装码头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对外开放码头的功能调整,通过多种渠道保障常州新能源汽车运输及出口通道畅通捷。充分利用常州港获得港口新能源危险货物出口资质,发挥口岸进出口通道物流功能,促进新能源货物出口。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公转铁”“公转水”等多式联运,发挥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水水联运功能。发挥苏南运河功能,支撑产业加速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常州海关、常州海事局、物流集团,新北区人民政府) 5. 协同品牌与城市融合发展。发挥理想汽车、常州比亚迪等企业整车发展优势,不断完善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迅速壮大产业规模,进一步增强品牌的常州属性。加大新能源汽车在各领域的推广力度,布局光储充检多功能一体化站,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具有常州特色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模式。加强空间规划、形象设计、文旅融合、传媒传播的要素支撑,举办更高能级专业论坛、展会,进一步提高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知名度、显示度、美誉度,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为“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重要引擎、万亿级“新能源之都”建设的主力军,塑造“品牌城市”和“城市品牌”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格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 四、组织领导 1. 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常州市汽车工业办公室协调职能,市工信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由市工信局牵头,以汽车办为主要依托,发改、科技、财政、商务、市场监管、金融等部门参与,组建工作组,统筹协调全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工作。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发展情况作为每月一次新能源之都建设办公室例会的重要内容,及时汇总有关信息,协调解决推进工作中的问题。由投资集团、各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成立八个工作专班,投资集团强化金融赋能,各辖市、区和常州经开区围绕市分解目标任务各展所长、特色发展。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提供信息咨询、对接推介、召开峰会论坛等支撑。 2. 保障资源要素。围绕产业发展目标,强化空间规划保障,引导项目科学选址,市区两级在土地、能耗、环保等资源指标方面予以倾斜。对列入市重点项目库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优先推荐省重大项目。对于在“固链、强链、补链”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项目用地需求,原则上由市级计划给予优先保障,统筹专项用地指标,点对点精准供应。成立市人才科创集团,组建新能源主题人才天使投资基金,积极突破新能源领域高精尖缺人才项目。优化“龙城英才计划”海外人才工程,探索布局一批离岸创新中心,创新人才项目离岸孵化机制。提高人才公寓服务赋能水平,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亟需的终生教育生态。 3. 强化任务督查。市工作组将对照年度目标,细化任务分解,对产业规模、项目招引、企业上市、专精特新等方面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结果及时通报。按照职责分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协调机制,落实责任人,明确解决时间,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指标完成情况每半年通报,项目招引建设情况每季度通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单位评优评价重要内容,纳入全市综合考核。 附件:1. 主要单位职责 2. 产业规模发展目标 3. 产业招引目标 4. 产业技改投入目标 5. 新增上市企业目标 6. 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目标 7.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技术方向清单 |
关于印发《常州市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工作方案》的通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