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价逼退燃油车?新能源车你也快买不起了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2-03-14 出处:爱驾天下 责任编辑:HC1

“92加满负债满满,95加满倾家荡产,98加满三代还款”,已经成为最近很火的顺口溜。今年以来,油价一路走高,时至3月12日已经涨到了109.21美元/桶。

股市重挫、油价飙升,不少消费者称快用不起燃油了,于是乎,很多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但很快他们就发现,新能源汽车也纷纷涨价了。

高油价逼退燃油车?新能源车你也快买不起了

近40款车型“涨声一片”

在这一轮价格上涨风波中,特斯拉的表现再次一骑绝尘。

就在近日,特斯拉官网披露,特斯拉多款车型涨价,其中包括Model 3高性能版从33.99万元涨至34.99万元;Model Y标准续航版则于去年底已经上涨了1万元,价格达到了30.18万元。

其他车型的上涨幅度也大多在1万元左右,例如Model Y长续航版现有售价为35.7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的价格涨至39.79元。

不得不说,特斯拉的价格调整也是迷之操作。有人说,如果把汽车看作是“理财产品”,特斯拉最能拨动人心弦:一年连续6次降价,迫使用户大喊“特斯拉赔我钱”;然后又是一年四次上涨,又让无数等待降价的用户“血亏”。特斯拉这一波涨价,再次令它荣升为“保值产品”。

广州芳村大道上,这里集聚了一溜儿的4S店,包括广汽埃安、比亚迪、丰田,等等。在广汽埃安4S店,工作人员介绍,2022款埃安LX相较旧款涨价7000元,AION S Plus70入门版本涨幅约为5000元。

此外,小鹏汽车、比亚迪汽车涨幅分别为4300—5900元与1000—7000元。威马汽车近期也宣布,部分车型的排产计划和车型售价将进行逐步调整,上涨幅度在3000—4000元。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3月份,已有近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涉及车型近40款,涨价幅度少则千元,多则上万元。

以涨价应对补贴退坡?

在补贴再退坡30%之际,新能源汽车这一波价格上涨,其实并非意外。其中,既有单纯的新产涨价,也有全球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增加等压力影响。

数据显示,3月4日,电池级碳酸锂涨5500元/吨,均价突破50万元/吨,氢氧化锂涨6000-7000元/吨,电解钴涨3200元/吨。相比年初,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上涨幅度已经高达67%,从40万元/吨涨至50万元/吨,仅用了20天。

高油价逼退燃油车?新能源车你也快买不起了

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在3月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蜂巢能源的BMS和配电盒里面都用到了芯片,因新品供应紧张,目前部分物料供应已经受到影响。

其实,原材料的上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杨红新介绍,碳酸锂在2019年的时候才五、六万元,现在已经四、五十万元了,涨了10倍,而未来到底能涨到什么水平,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

另一方面,也不排除车企借此机会,提高产品配置并调高价格。这背后也有新能源汽车“傲娇”的资本。

高油价逼退燃油车?新能源车你也快买不起了

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如威马汽车沈晖,他在社交媒体上说,95号汽油将突破9元/升。按照加油50升计算,要花费超过450元。450元油费转换过来可以为纯电汽车充电好几个月了。按照5年10万公里计算,智能纯电汽车所消耗的电费比油车油费能省大概8万多,差不多等于四个LV或爱马仕入门款包包了,“作为纯电智能汽车车主,我的情绪倒没怎么波动,毕竟油价涨跌和我关系不那么大”。

高油价逼退燃油车?新能源车你也快买不起了

尽管价格上涨,新能源销量依然“噌噌噌”上涨。据中汽协数据,今年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6.8万辆和33.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倍和1.8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25.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万辆和7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倍和1.5倍。

乘联会也指出,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依然有较为乐观的预期。在补贴退坡之际,借着原材料价格上涨,顺势将成本甩给消费者。

增强汽车供应链稳定性

正所谓,居安思危,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也要提早应对隐约可见的各种危机。

最近,工信部发言人表示,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产需要,将会同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与此同时,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汽车工业产业链相对较长,增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已成为业内共识。就在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也纷纷建言献策。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提出,汽车产业在供应链的协同合力、核心技术关键能力等方面仍需加强,建议统筹资源进行重点扶持。“长安汽车对‘家底’进行了全面排查,找准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开展强链补链行动。”

高油价逼退燃油车?新能源车你也快买不起了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则建议,将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管理,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收购国外电池材料资源。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建议,应加快国内锂资源勘探开发,保障供应链安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