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半年财报:不靠中国市场,照样把钱赚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3-08-04 出处:每日汽车观察 责任编辑:HC1

导语

中国车市和全球车市的分化日渐加剧。

随着跨国车企陆续公布第二季度财报,整个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呈现在我们面前。

有趣的是,过往绝大多数跨国车企都十分依赖中国市场,那些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车企,通常全球业绩也不会太好。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跨国车企半年财报:不靠中国市场,照样把钱赚

Stellantis、雷诺这样在中国市场败北的车企,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均大幅增长;现代集团这两年在中国表现不佳,二季度全球业绩却很亮眼,同样的,虽然日系车今年在中国市场渡劫,但是没有影响丰田、日产二季度利润创新高。

当中国汽车企业开始在本土市场大放异彩,跨国车企们对待中国市场的战略也在发生变化,分化正在加剧。

整体向好

整体来看,虽然上半年全球汽车产业经受着经济下行和供应链问题的拷打,但是绝大多数跨国车企的业绩表现都好于去年同期。

底特律三巨头中,通用汽车二季度营收高达 447 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整个上半年总营收达到了 847 亿美元,同比大涨 18%,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 49.6 亿美元,实现 7.1% 的同比增幅。

对全年的表现通用汽车也很乐观,预计 2023 年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将在 120 亿至 140 亿美元之间,比 4 月的预期高出 10 亿美元。2023 年净利润预期也从 84 亿美元至 99 亿美元,上调至 93 亿美元至 107 亿美元。

福特汽车公布第二季度净利润 19 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总营收增长了 12%,达到 450 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福特营收同比增长 16% 至 864 亿美元,净利润为 37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 24 亿美元,成功扭亏为盈。

大众汽车集团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5% 至 800.59 亿欧元,但是调整后营业利润低于分析师预期,为 56 亿欧元;上半年总营收同比增长 18% 至 1563 亿欧元,净利润下跌了 14% 至 113 亿欧元。

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上中国市场竞争加剧,大众汽车集团下调了全年的销量目标,从 950 万辆下调至 900-950 万辆。通过不断削减成本,大众汽车集团有信心实现全年 7.5% 至 8.5% 的营业利润率。

另两家欧洲巨头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和宝马集团,也纷纷提高了全年盈利预期。奔驰二季度息税前利润同比上涨 8% 至 49.88 亿欧元,营收同比增长 5% 至 382.41 亿欧元。

整个上半年息税前利润同比上涨 7% 至 104.92 亿欧元,营收同比增长 6% 至 757.57 亿欧元,主要得益于销量的提升和成本控制效果明显。

奔驰预计全年乘用车的销量和营收将与去年持平,销售利润率在 12%-14% 之间;轻型商务车的销量远高于去年,销售利润率在 13%-15% 之间。

宝马集团二季度营收增长 7.0% 至 372.19 亿欧元,净利润下降 2.9% 至 29.58 亿欧元;上半年营收增长 12.4% 至 740.72 亿欧元,净利润下滑了 50% 至 66.20 亿欧元,主要是由于合并导致税率较往年更高。

得益于销量和定价的提升,宝马集团上半年息税前利润率达到了 12.6%,汽车业务利润率为 10.6%,均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升。

宝马表示,尽管供应链问题依然存在,通胀也将带来挑战,但是汽车业务的表现依然超预期,将全年的息税前利润率从之前预期的 8%-10% 调整到 9%-10.5%,并预计交付量将稳步增长,而非此前预期的小幅增长。

其他豪华品牌中,沃尔沃汽车二季度营业利润出现了 53% 的下跌,不过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较大,去年极星的分拆上市为其带来了高利润。

全球销量大涨近三成,帮助捷豹路虎二季度实现营收增长 57% 至 69 亿英镑,税前利润达到了 4.35 亿英镑,息税前利润率进一步增长至 8.6%。

得益于日元贬值,日本车企的二季度业绩表现十分强势,丰田二季度营收增长 24% 至 10.55 万亿日元,净利润大涨 78% 至 1.31 万亿日元,这也是丰田首次季度净利润超万亿日元。

日产汽车二季度营收增长 36.5% 至 2.92 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大涨 98% 至 1286 亿日元。尽管中国市场销量下滑严重,但是其他地区的业务表现出色,弥补了中国市场的不足。

在中国市场碰了一鼻子灰的 Stellantis,全球其他市场业务风生水起,上半年 Stellantis 的业绩破纪录,营收 984 亿欧元,净利润 109 亿欧元,调整后经营利润 141 亿欧元,调整后经营利润率达 14.4%。

Stellantis 的利润率好于特斯拉(10.5%)和通用汽车(8.3%),甚至高于豪华品牌梅赛德斯 - 奔驰(13.5%)。

而且依靠菲亚特的小型电动车,Stellantis 在纯电动领域的表现也很不错,上半年销量达到了 16.9 万辆,同比增长 24%,在欧洲 30 国排名第三。

同样在中国市场铩羽而归的雷诺集团,上半年营收大涨 27% 至 268 亿欧元,并且成功扭亏为盈,实现了 21 亿欧元的净利润,营业利润率达到了 7.6%,是公司有史以来最高水平。

而且新车售价上涨,加上销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雷诺的利润率已经接近 2025 年 8% 的目标了,这主要得益于雷诺在欧洲市场的出色表现,上半年欧洲销量增幅达到了 24%。

在中国碰壁的韩系车,全球表现也很不错,现代汽车二季度营收增长 17.4% 至 42.25 万亿韩元,营业利润同比上涨 42.2% 至 4.24 万亿韩元,创下季度历史新高;净利润同比增长 8.5%,达到 3.35 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率达到 10%,是自 2013 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当然,目前让跨国车企们赚得盆满钵满的,依然还是燃油车业务,电动车业务还是处在亏钱的阶段,最明显的就是福特汽车(因为只有 " 实在人 " 福特公布了电动车业务的业绩)。

福特汽车二季度汽油动力业务 Ford Blue 贡献了 23 亿美元利润,商用车 Ford Pro 贡献了 24 亿美元,但是电动车业务 Model e 则亏损 11 亿美元。

原本乐观估计今年年底前能够实现电动车业务盈亏平衡的福特,也将目标推迟了。除了福特之外,其他跨国车企的电动车业务肯定也是不赚钱的状态,所以用燃油车的利润补贴给电动车,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了。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