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汽协发布了8月份汽车市场数据。一组值得注意数据是:高端品牌乘用车(产品价格中位数在30万元以上的品牌,也可笼统地称为豪华车)当月销量38.4万辆,环比增0.9%,同比降7.8%;而乘用车整体销量218.1万辆,环比增9.4%,同比降4%。往年的经验,8月处于淡季末尾,进入开始抬头向上的阶段。但今年8月抬头趋势不明显,高端产品相对大盘也稍显弱势。
价格战的高位僵持
和20万以下价格区段不同,就今年而言,眼下豪华市场处于价格战的后半段。按惯例年底冲量的时候,价格战多少得来个小高潮,但今年的情况则未必。
各家可能真有点打不动了。根据乘联会数据,豪华品牌2021~2023年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3.2%,13.2%和13.7%,2024年前两季度市场份额维持在了13.6%,微跌0.1%。从这角度来看,以价格换销量算成功的。今年豪华燃油车的促销幅度,从年初开始就一路走高,到7月份的时候达到高点(25.1%),到8月份的时候回落至24.3%。当前仍在高位,但发动新一轮价格战的动因接近消失。
原因是价格战到这一步,保住的地盘,已经抵不过品牌价值的流失。前者是实打实的,后者很难量化。但是主机厂可以透过舆论观察、保值率分析、委托第三方市场调查等手段,从而勾勒出品牌价值的增益和减损。
一旦主机厂察觉到价格战不值得,可能会选择稳价保品牌。短期内可能付出减量的代价,但长期看,品牌价值才是决定销量的大背景,尤其是对豪车市场,这本身就是短期业绩和长期利益的平衡问题。
市场心理预期有所扭转
在2020年之前,一二线豪车品牌,基本上从“保份额”的角度来看待市场竞争,即不管对手如何出牌,基本每牌必跟,好像不作回应就显得气势上弱了三份。这两三年,新势力对中高端的挑战越来越大,再采取“人盯人”的策略已经意义不大,必须转向盯豪华市场整体。随着多轮价格战跟牌,投入不断加大,市场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迹象,这也是折扣率再也飚不上去的原因。
品牌竞争力在短时间内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几乎可以视为一个常量。运营层面就是做平衡,但平衡应该是动态的。极端性措施即便采用,也不能长久,很快就要向对向调整,形成实际的“钟摆式”策略。其本质,就是在多维指标中不断寻优的过程。
简单说,即在均衡价格(供给和需求达到理论平衡点)与现实市场价格之间,找到最优区间,即同时照顾到短期和长期利益。
7月份,宝马率先宣布“减量稳价”,其余品牌有所跟进,但做法相对温和一些。跨国品牌原本采取的策略相差不多,即在电车上价格上折让力度更大,主力产品的优惠相对克制。现在宁可在新能源上减少供给,也要维护主力产品的价格体系。
8月以来,豪华市场的供给侧,产生了偏向以品牌价值为导向,与品牌相适应的增长战略。虽然只是微调,但考虑到经营本是平衡术,先扭转的往往是市场心理预期,实际情况才有可能跟着转变。
维护品牌战略的渠道战术手段
将“长期品牌价值”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是一次战略“归正”,但不是谁都能玩的。它有几个前提:没有生存危机、现金流和销售回报率健康、股东和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短期业绩压力不大。
拿到这几手“基本牌”之后,运营方就可以适当远离价格战的泥淖。战略目标需要用战术手段渐次实现。
40万元级别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绝少有按“指导价”卖车的现象。问题是现在优惠幅度回收多少才合适,既要看渠道方所处的具体环境,还要平衡多种渠道模式的(直营、直营托管、代理、经销)的利益关系。对渠道的控制能力,代理模式最低,直营最高。这也是一些新势力能够真正执行“全国同一价”的原因,但这一点实际上也有所松动。
具体操作层面,一家经销商投资的门店,它的对手不仅有其他品牌门店,还有同城同品牌其他经销商门店。前者还可以打差异化,后者如今则完全是肉搏,很难取巧。同一款产品,现在消费者都很精明,同时与多家门店联系,让他们互相杀价。当然,这种玩法,只有在买方市场才玩得转。显然,只有强化渠道控制力,才能避免自相残杀。
而渠道控制力,很大程度取决于经销商赚钱与否。如此,又回到短期业绩和品牌价值孰重孰轻的问题上。
而新势力选择直营,并非由于以上优势,只是缺乏时间、资金去大规模铺渠道,其产品线比较短,也不支持渠道大规模扩张。至于渠道下沉,一直压到3、4、5线,更是经营时间长的合资品牌的优势。
跨国品牌当然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单从渠道经营层面,只要官方收紧批发价格折让和补贴政策,就能消解大部分内部过度竞争,重回品牌运营的路线上来。
稳预期就是稳收益
显然,只有维护品牌价值,才能给客户以稳定的期望(谁也不想买到手之后立刻又便宜了1、2万)。只有摆脱价格战至上的思路,也能给经销商带来信心。
消费者稳固预期,渠道也就能稳单车收益,尤其是主力产品收益。技术无代差的情况下,形象清晰、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个性突出的品牌,也就有了短期施展空间。这就意味着,长期主义者,也可能赢得中短期利益。而单独打“科技牌”,则很难规避产品力雷同,因为这些产品点(智驾、智舱)本质上都是供应商的能力。只有融合到品牌运营中,科技才有个性化色彩。原来一线豪华没有战术,只是平推;二线才打差异化。现在,大家都要讲个性,讲品牌文化。而推品牌文化并非只靠广告,消费者接纳的所有信息,都带有品牌文化的因素,讲究一个“润物细无声”。
不论多长的产品线,底蕴深厚的豪华品牌都有特定的目标人群。原因就在于不同的品牌特质,能够吸引不同的人群。而价格趋稳,则相当于给潜在购买力一个推动力,即将徘徊在决策门槛的消费者吸引进来。
价格战野火蔓延,导致从自身成本出发的定价策略,成为稀缺运营策略。而现在刚有了一点重回“品牌价值运营”的迹象。谁都知道战术后撤,有利于更长远的战略利益。而敢于现在这么做的,仍是少数派,后者可能在付出一些代价之后,避免了品牌价值过度磨损,进而在长期竞争中取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