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2-03-30 出处:2030出行研究 责任编辑:HC1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随着汽车行业持续的动荡和迭代,欧洲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不断变化中。2021年主要的欧洲零部件企业都有所复苏。行业老大博世的汽车业务在2021年反弹到了45.4亿欧元;采埃孚的汽车收入超过大陆集团,从2020年的326亿欧元提升到了351亿欧元。而大陆集团2020年销售额下降15.0%至377.2 亿欧元,2021年拆分Vitesco(纬湃科技)之后,销售额算是提升了6%到33.8亿欧元。

从目前大陆的汽车业务来看,自动驾驶及安全、车联网及信息这两块业务连续3年深陷亏损状态——2021年分别亏损1.3亿欧和2.5亿欧。现在有传闻,大陆集团有可能要拆分自动驾驶业务,甚至把汽车的其他业务也进行单独拆分。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图1 欧洲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营收对比

Part 1:大陆集团的市值

目前大陆的市值只有134.88亿欧元。而在2018年,大陆集团的股价曾一度高达251欧/股,现如今市值已跌去了73%。其在2021年9月把动力总成业务以纬湃科技(Vitesco AG)之名成功独立上市,但目前的情况也不算特别出色。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图2 大陆集团和Vitesco的股价情况

大陆集团目前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汽车子集团、轮胎子集团以及康泰迪克子集团三大业务板块构成。其中轮胎业务赚了22亿欧元,汽车业务亏了3.7亿欧元的亏损。首席财务官Katja Dürrfeld表示2022财年需要额外支出至少23亿的费用用于应对采购和物流成本的上升。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图3 汽车业务亏损,而且业务量也没见涨

2021年的汽车业务真的是难,而且除了要考虑芯片问题,还要考虑继续投入应对之后的车企需求。所以从接下来的逻辑来看,一定要有所作为,否则这74.1亿欧元的自动驾驶及安全业务+78.9亿欧元的电子电气业务,估值确实太难看了。

客户方面——

· 车身HPC:2023年有中国、法国和德国三个OEM客户

· 座舱HPC:雷诺、BMW和其它德系客户

· 自动驾驶HPC:2022年有德系和日系客户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图4 目前大陆的最有价值的业务都在HPC(计算平台)

Part 2:大陆有哪些值钱的产品

1)自动驾驶业务

真正归属自动驾驶的业务大概有17亿欧元,但是不太赚钱。自动驾驶业务每年研发费用高达10多亿欧,产品主要有——

· 4D毫米波雷达:2023-2024年分别在德系和美系客户车型上SOP;

· 智能摄像头+卫星摄像头:2022年在美系和日系车型上SOP;

· Flash Lidar雷达:去年已在日系车型上SOP;

· 自动驾驶辅助HPC计算平台:今明年分别在日系和德系车型上SOP;

· 全套系统:2023年在欧系客户车型上批产

大陆集团自动驾驶领域目前的问题是,没能在中国市场做好这个业务。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图5 大陆集团自动驾驶业务

从目前来看,自动驾驶需要对接很多的资源,包括——

· 数据管理:云端导入亚马逊,地图合作方还是EB和Here,方针包括AAI和NVIDA;

· 计算平台软件:软件主要包括EB、ARGUS拓展到后续的APEXOS,AI及感知处理方面和AutoBrains、地平线合作,芯片合作方从英飞凌、NXP、瑞萨、XILINX和NVIDIA增加了地平线和RECOGNI;

· 传感器:激光雷达方面分为短距离的ASE和长距离的AEYE。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图6自动驾驶全栈

2)电子电气架构

在自动驾驶领域不算特别占优的情况下,现在大陆的优势业务聚焦在车身和座舱上,后面延展到底盘安全和跨域控制这几块。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图7 大陆的HPC覆盖范围

从目前来看,这块业务不光是Tier 1在张罗,车企也做了很多事情,也就是在可扩展平台上,现有的Tier 1和车企的软件硬件开发部门怎么分工还不太清晰。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图8 迭代的EE架构和分工

围绕智能时代,软件中间件的供应商也在和传统Tier 1抢生意。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图9 软件演变成了中间件的提供商

也就是说,本质上这套独立的边沿计算架构,大陆集团需要和不同OEM进行拼装和兼容。

大陆集团或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前景如何?

图10 大陆拆分以后,这套软件架构也要拆出来

小结:

有关Vitesco的情况等后续我们再单独整理,从目前来看面向汽车计算平台阶段投入巨大,且和汽车OEM及芯片厂家还不太好处。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