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驾车的时候不建议打开车内阅读灯,车机屏幕如果是原车智能设备则会随着大灯的打开将而降低亮度,即便能手动提高亮度也不建议调整的太亮;原因是很多汽车爱好者都不理解的,车外照明灯用错了会影响其他车辆,难道车内的灯光使用也该受到限制吗?
其实交通法规并没有禁止在行车时使用车内灯光,只是出于安全驾驶的考量,一般不建议使用而已;作为新手司机得掌握一些基础小常识,也不能不知道好歹……虽然这话说起来不太好听。
两个原因:
反射的问题
瞳孔的问题
咱们就从这两个角度解析夜间驾车不要开车内灯的原因吧。
相信谁都照过镜子,也面对过玻璃;镜子总能看到自己的样子,玻璃一般不能清晰反射。究其原因是光线可以穿透玻璃但不能穿透镜子,镜子是由玻璃和反射涂层组成,反射涂层非常的光滑,光线照射到镜面上会按照理论反射角反射出去,光线“映入眼帘”(进入眼睛里)就成为了可以看到的图像。
那么玻璃会是什么反射,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
其实玻璃也是可以实现镜面反射的,因为玻璃的表面很光滑;可是在白天就很难看到玻璃反射自己的样子,这就显得很奇怪了,此时可以尝试放一块黑板或黑布在玻璃后面,玻璃就会变成镜子了。
原理很简单,白天的时候透过玻璃看不到正面的反射场景,因为玻璃后面也有大量的光线透过玻璃进入我们的眼睛里;后面的光线更强则看不清前方玻璃反射的场景,反之后面放置一块黑布就等于把玻璃后面的光线阻挡了,剩下的就是正面照向玻璃光线的镜面反射,看到的就是这些光线。
在夜间驾车的时候如果是在闹市区,路灯、霓虹灯、对面车辆的大灯光线会让夜间和白天、至少傍晚一样亮,可是在高速公路或其他主干道上是没有路灯的,车辆也普遍很少;于是夜空就成为了一块超大的黑布,汽车四周的车窗被夜空笼罩也就成为了镜子。此时如果车内同样足够暗则不会看到有什么反射,反之打开车内灯光就会出现大量的光线被玻璃镜面反射而映入眼帘,外部的场景真的会看不清楚哦!
【瞳孔】会自动调整
玩相机的同学都拍过“黑背”,也就是大逆光拍摄人物或场景;把镜头或摄像头对准太阳或在夜间对准月亮,哪怕是在光线昏暗的场景中对准灯泡,能拍摄记录下来的就只有太阳、月亮或灯泡,场景中的物体充其量会剩下一个剪影。
这又是什么原理呢?
其实芯片的“进光量”是有限的,假设CCD/CMOS是个10mm的圆管,每条光线为1mm,那么能进入记录系统的就只有10条光线;拍摄的强光源直接塞进来10条强光线,剩下的物体反射的光线就进不来了。因为逆光的概念其实是正对着光源拍摄,拍摄的物体是逆光的,面向、朝向物体的一侧没有强光源则无法有效反射光线。
瞳孔也是一样的概念,不过特点又有些不同;瞳孔为何保护视觉系统不被强光线损伤,在强光下会出现瞳孔的收缩,进光量自然会减少;在昏暗的场景中为了捕捉更多的光线会放大,这样就能更清晰地看到物体。
那么在夜间驾驶车辆的时候外部是昏暗或漆黑的,此时瞳孔就会最高标准的放大以观察场景;此时打开的车内灯发出太多且亮度过高的光线,瞳孔就会随之而收缩,外部的昏暗场景就更难以被识别了。有些时候乱用车内灯光,即便车头前方近距离有障碍物也难以及时地发现哦。这就是为什么夜间开车不建议开车内灯的原因,不要尝试“自行致盲”,车内阅读灯就像是车里的远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