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轮胎,这些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识!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4-06-05 出处:赣通宝 责任编辑:HC2

现在许多人出行,都比较依赖于汽车,无论是上下班代步,还是日常的休闲娱乐、节假日返乡,汽车都是可以很好胜任的交通工具。那么,汽车轮胎作为车辆零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关系到我们的行驶安全,也影响着整个驾驶及乘坐的舒适度,轮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咱们就从轮胎的日常使用、养护、更换等方面好好聊一聊关于轮胎的话题。

一、车轮轮胎的基本结构


关于汽车轮胎,这些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识!


1、胎面

轮胎与路面接触的部分,通过摩擦使汽车具有驱动、制动等性能,应具有良好的耐磨、耐刺扎、抗冲击、散热等性能。

2、胎体

轮胎中的帘布层,轮胎的主要受力部件,耐冲击并且行驶中应具有良好的耐屈挠性。

3、带束层

胎面与胎体之间的钢丝帘布,保护胎体,抑制胎面变形,维持胎面的接地面,提高耐磨性及行驶稳定性。

4、管带层

带束层上方的特殊帘布层,轮胎行驶中,抑制带束层移动,防止高速行驶时带束层的脱离,保持高速状态下轮胎尺寸的稳定性。

5、胶圈

挂胶钢丝按一定的形状(四角或六角形状)缠绕而成,起到将轮胎装上轮辋固定轮胎的作用。

6、三角胶条

轮胎中钢丝圈上面的填充材料,防止轮圈分散,减缓轮圈缓冲,保护胎圈,防止成形时空气进入。

7、气密层

无内胎轮胎保持气密性的部件,由特殊橡胶制成,相当于内胎的作用。

二、行驶时应保持符合要求的正确胎压

定期正确设定胎压,将有助于改善驾乘安全的舒适性、车内的静音效果以及燃油经济性,同时会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通常情况下,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所有轮胎在冷却情况下的胎压(包括备胎在内)。

如果条件允许,当轮胎冷却时,用轮胎测试表来检查轮胎的气压。具体胎压值可以参考车辆胎压标签。

1、胎压过高

感觉避震硬,轮胎噪音大,胎面中央部位磨损快,爆胎可能性增加;

2、胎压过低

油耗增加,胎面两侧磨损快;

3、轮胎左右气压不均

操控性能下降,易出现跑偏现象。

如果胎压减少过快,需要查明原因(例如扎钉、割破、气门嘴橡胶老化、开裂等)。

三、定期检查轮胎是否有损伤

1、龟裂、损伤

检查轮胎的二接地面的四周与两侧是否有龟裂或损伤,是否有钉子或石头钉在轮胎上。轮胎侧面的损伤及割伤将严重影响轮胎的基本功能。

2、异常磨耗

检查轮胎周围是否大面积磨损或局部磨耗或断层磨损。

若轮胎使用过渡或驾驶习惯不正确、不当的刹车都会造成轮胎花纹全部或局部的磨平;而且不当的溶剂泼洒到轮胎将会造成轮胎橡胶的变质胀大。

3、轮胎沟深

用轮胎磨耗限度表示计或是用游标卡尺来检查测量胎沟的深度是否达到1.6mm以下或达到磨损极限标志时,请更换轮胎。

四、轮胎更换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轮胎的使用寿命在5万公里和5年左右,这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驾驶习惯、路况、轮胎压力、用车环境和温度等。如果轮胎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老化严重,或者轮胎磨损严重,那么更换轮胎就非常必要了。

1、更管轮胎时,不要在同一车轴上使用品牌不同、型号不同、花纹不同、新旧程度差异大的轮胎(临时应急使用备胎的情况除外)。

2、跟换轮胎后,必须对车轮进行动平衡的校验和校正,否则会引起车辆高速行驶时剧烈抖动,造成轮胎不正常磨损。

一次换4个轮胎还是2个轮胎?

取决于车辆的实际需求和车主的预算。如果车辆只有部分轮胎磨损严重。而其他轮胎仍然可以使用一段时间,那么只更换有问题的轮胎可能更合适。但是,如果所有轮胎都已经达到了使用寿命或者磨损程度相似,那么一次更换所有的轮胎可能更方便。这样可以确保所有的轮胎具有相同的磨损程度,并且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如果车辆使用的是四驱系统或者车辆的后轮驱动需要更好的抓地力,那么建议同时更换前轮和后轮的轮胎。这样可以确保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五、胎噪

胎噪是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轮胎与路面摩擦所产生的,路况和车况决定胎噪大小,路况越差胎噪越大。另外柏油路面与混凝土路面所产生的胎噪有很大区别

胎噪产生的原因:

1、轮胎花纹间隙中空气流动和轮胎四周空气扰动形成的空气噪音。

2、胎体和花纹震动引起轮胎震动形成噪音,特别是一些轮胎的材质偏硬,容易让车主感受到胎噪。

3、路面不平造成的路面噪音,特别是行驶在坑洼的路面时,胎面与地面的摩擦冲击产生噪音,并与挡板泥、翼子板等部件的震动形成共鸣放大后传入车内。在不同路面上行驶时噪音会增大,在水泥路面上行驶比在沥青路面上噪音大,粗糙路面比细腻路面噪音大,同时开窗行驶时候听到的噪音会更大一些,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

注意:胎噪过大应检查轮胎胎面(是否夹石子),轮胎气压是否正常,地盘是否有异常等。

总之,轮胎对于我们的行车安全非常重要,大家在平日一定要养成勤检查,勤维护的习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