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便一直保持着远超过汽车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速度迅猛提升。据乘联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狭义乘用车的累计销量为56.8万辆,同比增长67.0%,而上半年狭义乘用车市场的整体累计销量同比下滑了9.3%,其中反差显而易见。
不过到了7月,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戛然而止。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6.7万辆,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51.3%。而直接反映终端零售情况的上险量,情况则更加惨不忍睹,新能源汽车环比暴跌81.4%,远超车市整体的34.3%。
新能源汽车市场“降温”如此迅速,从头部车企的销量就能得到印证。作为销量能在全球范围内与特斯拉匹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在7月出现了下滑。7月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共售出16567辆,同比下滑11.84%。相比今年6月2.65万辆的销量水平,减少了1万辆,环比下滑了38%。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会出现销量骤降,补贴退坡或许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以一台续航40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为例,今年6月25日之前购买的话,能够享受5万元国家补贴+2.5万元地方补贴,如果在6月25日之后买,就只剩2.5万元的国家补贴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就提升了整整5万元。而且许多消费者反映,6月经销商的优惠力度也要比7月高。如此一来,有意向购车的消费者纷纷在6月就已经入手,7月新能源车型上险量暴跌也就不足为奇了。
面对销量滑坡,专门负责新能源汽车销售的相关人员直言不讳地表示:“7月是全年较差的一个月,如果没有政策出台,下半年大概率都是负增长。”的确,在积分政策、补贴激励的双重促进下,许多传统车企开始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所以,政策优势始终都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直接原因。
如今,补贴退坡加上双积分制度修改,就好像是一个正在迅速向上攀爬的人,被人抽掉了几层楼梯,上升的难度加大了,速度也慢了下来。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
相比传统燃油车型,此前两者之间被拉开的起跑线正在逐渐靠近,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慢慢回到以市场为导向的“正常状态”。这个时候,新能源车企能否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生产出高品质产品,在与传统燃油车的竞争中笑到最后,将成为其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
再者,新能源汽车失去了部分“先天优势”,无疑会让消费者在做选择时更加理性。诸如续航不足、充电困难、保值率低甚至不够安全等问题,都需要所有新能源车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一一解开,来提升自己的口碑以及市场竞争力。
车企和经销商需要考虑如何消化补贴退坡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不过相信随着技术发展、规模扩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将会越来越低。再加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价格将不会成为阻碍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型的难题。
政策有序退场,市场回归主导。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经历一个短暂的“阵痛期”,销量表现或许不如从前,但是“阵痛”绝非“寒冬”,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仍然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