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能源市场的下跌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理由一:这个月卖车得到的财政补贴少了;理由二:补贴退坡前一个月的惯常冲高,急速消耗了车企的产量和库存,也透支了部分需求;理由三:新能源汽车也是汽车,不可能一直逆车市的整体走势而动。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走势,我们认为:慢下来,是好事。本期车市透视不仅观察7月市场,还将梳理回望行业发展中的历史数据和结构演变,来看一下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慢下来。
◆首见单月同比负增长,未来行业结构调整将深化
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6.68万辆,环比下跌50%、同比下跌5.73%,是今年第一个同比负值,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史上极其罕见的同比下降。前7个月累计,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售64.2万辆,同比增长52%,占同期乘用车市场销量的5.6%。连续五年高歌猛进的新能源乘用车行业,是要歇歇了吗?
其实,在汽车消费市场整体进入下行调整的阶段中,新能源汽车一直“自嗨”倒更加不正常。首先,无论是技术还是服务、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新能源汽车行业都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行业,前几年产业政策为其打开了市场,但政策不是避风港,更不会一直是行业扶摇直上的臂膀。
去年开始,国家“放生”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意图逐渐明显,7月份补贴再一次退坡,补贴退坡与车市低迷下行的时间线耦合,尽管仍有部分政策红利延续,但市场化的枪林弹雨一旦袭来,在真正的个体消费市场还未规模化启动的情境下,新能源汽车的日子不会比谁更好过。
由于纯电动车型对补贴政策的变化更为敏感,7月份的环比下跌幅度也更大,当月批发销售4.96万辆,环比下跌56.1%,众多纯电动车型销量腰斩、脚踝斩甚至归零。7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批发销售17137辆,环比下跌16.5%,下降幅度虽小于纯电动板块,但这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批发销量连续第三个月下行了。
可以预见,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下行压力可能还会继续增大,尤其是行业结构调整将继续深化,结构调整的压力会在不同的技术路线市场上产生分化:纯电动板块市场的结构调会在产品结构、车型产品力以及车企市场占有率层面展开,而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将重点在企业竞争层面展开,尤其表现为合资品牌和中国品牌对市场份额的竞争。
◆慢下来,打磨消费市场喜闻乐见的爆款车型
7月的纯电动板块可谓哀鸿遍野,多数车型单车销量深跌,11款车型批发销量归零——比亚迪e5在7月份的批发销量仅有126辆,较7月减少97%,帝豪新能源7月批发销量825辆,环比减少82%。荣威Ei5(参数|询价)批发销量668辆,减少85%,江淮IEV6E7月销量为0。逸动新能源批发销售682辆,减少91%;东风风神E70批发销售148辆,环比减96%……
这里面,比亚迪e5和帝豪新能源都是主打出租市场的,上半年的交强险数据显示,二者的出租租赁比重分别高达96%和73%。7月大幅下跌的原因很容易想象:6月向租赁平台推一波、卖出去,拿到的补贴就会多一些,企业冲量赶补贴末班车也是正常的市场经营思维,这个无需多加责备。
但是,必须直面的一点是,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上至今未出现一个真正的爆款车型——产品力优秀、畅销不衰或是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口碑良好、美誉频传,这样的产品,还没有。真实的情况是,纯电动市场上车来车往,山头轮流坐,最近热闹的四五年,市场没有荡涤出哪怕一个有说服力的爆款,原因何在?政策、技术、市场都该背锅。
7月份市面上154款纯电动乘用车中,有批发销量的只有65款,不足一半,其余的零销量。从单车销量看,销量过千辆的车型15款,且没有一款销量过万;24款车型销量在100-1000辆之家,21款车型销量在10-100辆之间,还有5款车型的销量是个位数。
在零批发销量的车型中,有11款车型在6月份是有销量的,本月直接归零。比如江淮IEV6E从3294辆归零,轩逸•纯电从1340辆归零,海马爱尚EV从1098辆归零,富康ES500从1105辆归零,宋新能源纯电动版从907辆归零……
◆慢下来,利于纯电动市场结构继续优化调整
没有爆款产品出现,自然也一直没有出现一个真正的领军企业和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这是纯电动乘用车行业未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前面说,纯电动市场的调整将在产品结构、车型产品力和企业市场占有率方面展开,这里重点看下产品结构。
纯电动市场里面,一直有一个争论的焦点:微型车和高级别车型到底哪个是市场刚需?微型车持方的立论依据是动力电池技术瓶颈、充电便利性和使用安全性、特定应用场景等因素;而高级别车型持方的立论依据是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速度、老百姓对高级别车型的心理需求等因素。
孰对孰错?市场是公正的裁判。7月只有15款纯电动车的月批发销量超过了1000辆,紧凑型轿车北汽新能源EU系列以8937辆销量夺冠,但较上月环比大跌50%。今年上半年的交强险上险数据显示,EU系列的租赁比例为39%。
这15款车型中有4款的批发销量较6月上涨,分别是微型轿车宝骏E100增加39%,紧凑型轿车AionS埃安增长69%,小型SUV比亚迪S2微增0.9%,中型SUV蔚来ES6增长62%,每个细分板块市场上都有。另外11款车型的批发量全部比6月不同幅度地减少。我们不妨以这几款车型为切入,细看一下相关细分市场的结构情况。
◆微型车和高级别车到底谁是市场最大的刚需?
宝骏E100被称为“柳州爆款”,交强险上险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柳州的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上,宝骏E100和宝骏E200合计拿下89%的份额。这两款车的续驶里程都是250公里,补贴后售价都是4.98-5.98万元,加上柳州市政府为其提供了停车便利、充电补贴等支持,使得这款微型电动车成为这个三线城市的通勤利器。
在其他多数微型车因由补贴退坡而急剧收缩的情况下,宝骏E100和宝骏E200在特定区域、特定使用场景探索出了独有的市场模式,城市通勤,是不是刚需?
微型车一度是国内纯电动市场的主力车型,顶峰时期近70%的纯电动车是微型车。然而,去年下半年补贴政策对高系统能量密度、长续驶里程的偏爱,使得这类车型的市场快速萎缩,到今年前7个月,微型车的占比只有不到30%了。
未来零补贴时代,微型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会不会反攻?尤其是在使用场景更契合的三线以下城市,销量会不会快速增长?众所周知,一直没有拿到“准生证”的四轮低速电动车在四五线城市大有市场。如果,国家对四轮低速电动车的监管法规一直难产,这部分市场会不会被微型纯电动车觊觎?想象空间是很大的。
而纯电动市场上中大型车目前只有蔚来ES8、上汽MAXUSEG50和上汽MAXUSEG10三款,上汽大通的两款车合起来不过两位数的累计销量,不足为提;蔚来ES8因为不走寻常路赚尽了眼球,不幸的是质疑声也是不绝于耳,纯电动技术路线要往高级车型上走,还面临着很大的技术阻力和消费质疑,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有大的市场突破。
紧凑型纯电动轿车市场的竞争则是比较激烈的,今年1-7月累计销量前四的车型依次是EU系列、比亚迪e5、帝豪新能源和荣威Ei5,这四款车型的共同特点是,都在出租租赁市场上有很高的投放比例。而轿车是国内乘用车消费市场的主体,如何在个体消费市场上俘获消费者的心,才是这类车型未来的重要议题。
7月上到销量榜第四位的AionS埃安,是广汽新能源于今年4月份推出的新车型,续驶里程510公里,上市以来批发销量持续攀升,从5月到7月分别录得668辆、2016辆和3406辆。8月,广汽新能源又推出了续驶里程410公里的系列三款车型,价格也将会进一步下探。撕去政策红利的庇护,紧凑型纯电动车如何与同级燃油车型PK,就是纯电动车型产品该思考的核心问题。
◆纯电动SUV市场的竞争最不充分
SUV市场增长迅速,新能源汽车也快速进入,目前主要是进入的是小型SUV市场,且竞争最不充分。纯电动SUV市场上,前7个月累计销量15.1万辆,其中小型车累计批发销售8.3万辆占55%,再其中,比亚迪的元新能源占了58%,北汽新能源EX系列占10%,传祺GE3累计销量排在第3,市场份额只有7.6%。
比亚迪靠一款产品就能占得6成市场,这不可能是长态。然而比亚迪是想要巩固这一优势的,6月份发售纯电动小型SUV比亚迪S2,上市首月批发销售2061辆,上市第二月微增至2080辆。
目前来看,比亚迪在该细分市场上可谓一家独大。比亚迪S2是比亚迪e平台打造的第二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8.98-10.98万,S2的造型与元新能源很像,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305km。吃定纯电动小型SUV市场的决心,可以说是比较明显了,但,这种市场格局总会有人来打破,比如北汽新能源EC5
◆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在插混市场上肉搏战将升级
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上虽然玩家没有纯电动那么多,但是更加强手林立,尤其是今年宝马、丰田等合资品牌的进入,将原来比亚迪与荣威割据的二元局面打破,并快速上位,而且看下来合资品牌似乎更愿意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上虽然玩家没有纯电动那么多,但是更加强手林立,尤其是今年宝马、丰田等合资品牌的进入市场上展开战斗,真正的竞争、多元化的局面形成开始了。
7月插电式混合动力冠军销量车型被宝马5系新能源取得,且销量较6月逆市增长了6.1%,唐新能源销量下跌30%,较插电式混合动力板块整体市场为深,秦新能源亦下跌24%。但是比亚迪旗下另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宋新能源在连续3个月销量不足千辆的调整之后,本月销量大幅增长122%。荣威eRX5批发销量大幅增长250%,但也是在6月销量低迷的基础上取得的。
目前国内在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44款,7月份有25款有批发销量,过千辆的7款,100-1000辆的122款,批发销量两位数的4款。也有从6月到7月归零的,比如广汽本田的世锐PHEV从845辆归零,祺智PHEV从518辆归零,领克01PHEV从462辆归零、领克02PHEV今年只在6月份批发了3辆,帝豪GL新能源从306辆变为1辆,也差不多算剃光头了。
不过,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这两年发展相对平稳,后市应该在市场基本面上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全文总结:
你看,如果从2009年的“十城千辆”推广时期算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恰恰走过了10年,而实际上,行业市场真正开始有像样的发展是从2014年开始的,这样算下来就不过5年的发展历史。这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太热了,政策、投资、技术、产品、玩家……走马灯似的热闹。但是即便如此,通过前面简单的梳理,我们竟然发现这个行业有可能才刚刚起步呢!所以,慢下来,是好事。大热了几年的新能源汽车,淬火后,会更强。(文/王静波)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