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汽车消费指数”:11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72.3。受气温降低及多地疫情反复的影响,处于疫情防控和抵御严寒的考虑,促使一部分居民购车意愿加强。同时,年底经销商为完成销售目标开展促销,一部分客户会在年前提前释放购车需求。另外,随着芯片问题的缓解,汽车供应情况有所改善,挤压的市场需求也得到部分释放。整体看,12月汽车销售情况会好于11月。
购车欲望增加了,这对是汽车市场来说就是利好信号,有前期的消费就会刺激一系列的后期服务,比如说燃油方面。
2021年上半年,博世,壳牌和大众共同开发了可再生汽油。这种称为“蓝色汽油”的可再生汽油由基于生物质的石脑油或乙醇组成。其中,包括妥尔油,其可以在将针叶树加工成纸的过程中作为副产物获得。通过将其总计增加33%,可以减少碳排放,并且可以预期将每英里的排放量至少减少20%。
而博世,壳牌和大众共同开发可再生汽油,也并不是完全地解决了可再生的问题,因为其中依然有石油含量,只是石油的占比比较低,可再生物质占比更高,通过这种技术,当然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石油短缺的危机。
先不说“蓝色汽油”的应用如何,截止到2021年底网络上并未有相关报道在生成,相对于市场需求,如果“蓝色汽油”能适应燃油车那么将会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自从提出全面普及国六政策后,近日,因国际能源价格等问题让能源短缺成为当前市场的热点话题,看来传统的92号汽油就要退出市场,目前市场上取之替代的是新型燃料—乙醇汽油。对于乙醇汽油的应用,目前已经使用的分别有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份推广。而部分省份的一些城市,如广东湛江,广西柳州、南宁个别省份也有相应的推广。
乙醇汽油的发展挑战:
乙醇汽油相比于普通汽油最大的区别就是,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不经烧。
普通汽油主要成分包括烷烃、烯烃、芳烃,都是碳氢化合物,而乙醇是碳氢氧化合物。乙醇汽油添加了乙醇,给汽油中带进去了氧。由于乙醇热熔只有汽油的60%,所以说理论上来讲,加了乙醇的汽油的车子要比普通汽油车的它的油耗至少要高了6%。所以油耗量增大的同时一箱油行驶公里数还会变少。
乙醇汽油保质期也比较短,由于乙醇汽油容易遭遇水油分离,因此乙醇汽油的运储周期只有4天到5天。车辆加入乙醇汽油后,最好在15天内用完,超过15天还没有用尽,汽油可能会分解变质,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据乘联会数据统计,在今年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13%,相比去年增长两倍有余,预估到明年初就将达到20%,年底甚至可以超过35%。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不仅代表着未来汽车产业的秩序变革,同样激发了国内汽车后市场电子产业的发展动力。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相应的配套行业也在随之崛起,比如说充电桩,电机润滑油、电池等等。新能源汽车背后争夺的不仅是造车本身,还有背后的产业链和核心技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也带动了整条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对于国家发展不仅可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减少高排放、高耗能的企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