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汽修厂员工补胎时偷偷扎胎被发现,汽修厂的回应亮了!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1-12-20 出处:乔志峰评论 责任编辑:HC1

北京一汽修厂员工补胎时偷偷扎胎被发现,店长:该部门为外包,涉事人员跑了。

北京一汽修厂员工补胎时偷偷扎胎被发现,汽修厂的回应亮了!

12月18日,有车主爆料,在北京市朝阳区燕北合众汽车维修中心补胎时,维修人员趁检查时故意给轮胎扎眼。车主称,工人手套里藏着钢针,自己轮胎被多扎出一个破洞。

19日,维修中心店长称,以前未出现这种情况,补胎部为外包,涉事人员18日晚已跑路,目前正在配合警方调查。(12月19日时间视频)

去汽修厂补胎,却遭遇维修人员故意扎胎,也算是“奇遇”了。

维修人员的想法,其实也不难理解。多在车胎上扎个眼儿,就可以多补一个、多挣一份钱。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直接上手扎胎,真够黑的,缺德带冒烟。

媒体报道所附的视频,看得人一愣一愣的——维修人员将钢针套在手套里,那也还是相当隐蔽了。一般人的脑回路,还真想不出这等损招。某些人的“聪明才智”,往往令人叹为观止,只可惜没有用到正地方。

更可惜的是,修理厂开在了北京朝阳。朝阳群众,那是神一般的存在,向来以眼尖心细著称。面对朝阳群众的火眼金睛,什么都难以遁形,发现修车工的小小花招,还不是小菜一碟。朝阳区的奸商们,当怵然而惊、引以为戒啊。

非常有趣的,是伎俩败露后汽修厂的回应——补胎部为外包,涉事人员已跑路!

汽修厂的回应亮了,不少网友都笑了:汽修厂,也有外包部门啊?出事了就说是“外包”,类似的新闻近年来委实不少。没想到汽修厂也当作“先进经验”引进了。

即便真的是外包,汽修厂就能一推六二五、不负责任了吗?肯定不能。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再怎么外包,汽修厂也必须对问题负责到底。

要说当下“水最深”的市场,维修领域绝对算一个,而修车,更是重灾区。

有朋友或许会提出建议:以后修车,就别去那些小维修厂啦,最好去正规4S店。

这样想的朋友,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是出于善良。但非常遗憾,他们还是低估了现如今某些领域的复杂性。你以为4S店就放心吗?太傻太天真。

4S店同样坑爹。空口无凭,举个“栗子”——

2020年9月下旬,新京报记者先后应聘进入两家知名汽车品牌的4S店暗访,发现在上汽大众北京恒星天诚4S店,一名员工抄起铁锤,将一辆送修汽车原本完好的水箱框架砸坏才停下,拍照后才示意维修技师拆解定损。车间一名维修技师说,“每个车都砸,要不然你哪挣钱去啊。”这些都会以撞车受损来定损,“反正保险公司会给钱”。

在东风日产晟通专营店,服务顾问在向客户推销的时候,往往会让车主购买超出实际用量的机油,每次保养完毕,都会剩余一到两升,对于剩余的机油技师通常不会主动告知客户,而是会偷偷地将剩余的机油收集起来。在数天的暗访中,记者发现不仅仅是变速箱油,从62元一瓶的刹车油到120元一桶的防冻液,技师都会整瓶整瓶地截留下来。据一名员工介绍,这些被截留下来的油液产品,在下班之后都会被4S店统一回收。(2020年10月19日新京报)

看看,某些4S店更黑更狠。小修理厂扎针儿,它们直接抡铁锤!

时至今日,不少人依然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就是往往认为“4S店实力雄厚、管理规范,相对而言值得信赖。因此,即使要多花几倍的钱,也愿意选择去4S店进行维修,图一个省心、放心。其实,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4S店也并非一方净土,同样坑爹没商量,甚至坑得更狠、更肆无忌惮。

先损坏车辆的部件,然后再修理收钱,不仅涉嫌故意损坏公私财物,同时还可能涉嫌骗保等严重的违法行为。

造成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等。修车,是比较专业的领域,普通人要么知之不多,要么干脆就是一无所知,还不是修理厂和维修人员怎么说,就怎么信。也正因此,黑心修理厂坑起爹来,才那么肆无忌惮。

其次,缺乏监管也是一大原因。消费者利益受到伤害后,往往会面临取证难、鉴定难的问题。一想到维权的艰辛,费时费力还可能没有好果子吃,不少消费者只好无奈放弃,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汽车维修领域“坑”太多,需要专项治理。同时,也需要有一批讲诚信的维修企业脱颖而出,彻底摒弃行业潜规则,让汽车维修公开、透明起来,良币驱逐劣币,将那些坑害消费者的无良企业淘汰出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