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很多车主在投保车险的时候感觉到保费增长,简单分析后发现了问题所在。
·有较多违章或出险记录,正常增长
·无违章或出险记录增长,存在问题
新一轮的车险费改后有两个变化,部分车主发现保费降低,也有部分车主感觉变高;究其原因首先是第一个因素的影响,车险的费用已经关联了汽车的违章记录,如果用车过程中有严重违法驾驶记录,比如闯红灯、超速、酒驾、遮挡号牌或肇事逃逸等,车险费用最高是可以翻倍的哦。
反之没有相关记录则不仅不会上调保费,费用最高还能打个六折左右的折扣;这个操作是正常且合理的,车险要区分高低风险用户,如果不进行区分则必然会有大量的车随意用车险处理一些低成本的交通事故,比如车辆的剐蹭;甚至于会出现大量的“骗保车”,车险的资金池是会被掏空的,保险业属于金融行业,不赚钱它会做吗?
高风险用户提升保费有正面意义,那就是通过更高的保费让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司机“肉疼”,这些无视交通法规的司机大都是有“掏钱比割肉还疼”的特点,所以上调保费也是一种惩戒手段。
出险记录会直接影响保费的高低,这是没有争议的,一直以来也都是这样;很显然这也是一种惩戒手段,对于司机们养成谨慎的驾驶态度是有所帮助的。所以如果车辆有这两个记录的话,保费上涨也不用感觉奇怪,会认为奇怪只是因为曾经的车险没有关联违章记录而已。
没有违章或出险记录,保费仍旧上涨是因为什么?
这是个不正常的现象,但不是“通病”。
简而言之为部分车险品牌没有这个问题,部分品牌确实有,商业车险不像交强险可以统一价格,这就决定了可能出现漏洞;车险改革后取消了几个不合理的险种,有些保险公司直接把这些险种划归到主险种里重复收费,这就很恶劣了。
不计免赔险
自燃险
涉水险
盗抢险
划痕险等
这些险种都取消了。
取消的理由自不必多说,用仨字总结就是“不合理”;比如车损险是在责任交通事故发生后,用于赔偿其己方车辆损失的险种,理论上应当包括涉水、自燃等保障,细分小险种本就是为了重复收费。所以取消这些险种是合情合理的,至于不计免赔险就更应该取消了,它的存在非常不合理。
这就是不计免赔的意思,曾经在没有这个险种的前提下,发生责任交通事故的车损只能赔偿到70%,剩余30%的损失要自行承担;理由是保险公司认为司机有责任所以要承担部分损失,这不是废话嘛,车损险保障的是责任交通事故,责任交通事故指的是占有部分或全部责任的交通事故,也就是说车损险或座位险本就是在保险公司明知责任在于司机的前提下提供的有偿保障,现在又说司机该承担一部分损失就不是“感觉钱要少了”嘛。
所以说不计免赔险就是保险公司为了多收费创造出的畸形概念,早就应该取消,现在如果还有些保险公司把这些取消的险种划归到主险种里,并且以“套餐”的概念定义的话,这就不是合不合理而是违不违规的问题了。
综上所述,不能排除有些保险公司不够自律,在汽车领域里喊了好几年“行业自律”,但针对的似乎只是定损流程里的定损员和维修厂的利益牵扯,在车险和用户的渠道里却没有去自律。
如果在投保车险的时候遇到“集成套餐”的描述,可以将问题反馈到保监会,从保监会咨询是否有“套餐”的概念并保留记录;只要保监会确定没有这些概念,那么保险公司的操作就是违规的,是要受到处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