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自杭州的童先生向1818黄金眼平台反映,自己的特斯拉Model 3之前在被高架上被追尾,车辆的右后侧出现比较严重的车损。
事故发生之后,该车在杭州当地的一家特斯拉授权钣喷中心进行维修,定损达到了4万多元。原本以为修好了就安心了,可没想到新问题又产生了。那就是童先生发现维修的位置在驾驶过程中经常会发出巨大的异响,且这个情况越来越严重。
最后,他再次把车开到这家授权钣喷中心,在深度检查之后,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
01、授权钣喷中心居然会有大失误?
根据这家授权钣喷中心的反馈,他们在检查之后发现是童先生车的右后轮的内部的一根斜拉杆螺栓出了问题。
童先生怀疑这是在上次的大修之后,店方没有全面检查出这个安全隐患,并且更换这个部件,最终导致这个螺栓在日后的驾驶中,因为车辆颠簸和震动,而变得越来越松。
童先生认为,当时选择来这里修,主要是这家店是特斯拉授权的钣喷中心,觉得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现在确实出了问题,授权中心的服务看来也并不专业。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维修流程上缺少“质检”这个环节。
对此,这家门店承认了这个故障,但却表示需要童先生自费维修,且只是修复而不是整体更换。
这个方案让童先生难以接受,童先生认为,这个螺栓本来就应该在之前的大修时一并全部更换,但现在却还在车上,导致异响发生,这完全是门店维修上的疏忽。现在不但不更换,还要自己掏钱来维修,这让他无法理解的。
之后,他自己询问了特斯拉官方的售后工作人员,对方明确表示这个部件确实是需要整体更换的。经过几轮交涉,这家授权钣喷中心表示,将会尽快给童先生答复,确定这个维修方案是否可行。
最后,经过二次检查,这家授权钣喷中心同意了童先生的方案,免费更换这个部件。
02、新能源车维修还是“直营”最靠谱?
案例讲完了,但对于特斯拉目前的维修渠道布局,我们可能又会有新的思考。
特斯拉在国内其实一开始是做直营售后的,这其实是现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一个缩影,像蔚来、威马这些头部企业也早已开始做价格透明化、统一化,但透明的价格并不会让“过度维修”这一行业顽症从此消失。
除了基本的维保,特斯拉还在钣喷这个重要的项目上做直营。去年1月初,特斯拉在华南地区的首家直营钣喷中心开业了,而此前特斯拉已经在全国其他三个重点城市建立了直营钣喷中心。
相比于维修保养业务,钣喷是一个相对特殊的项目,而随着环评门槛越来越高,投入的合规经营成本也越来越大,因此特斯拉一开始是从授权合作模式开始的,上文中说到的这家门店,就是属于这类。
之后,在授权模式拿到了成功的方法论之后,特斯拉又开始收紧授权合作渠道,在去年开始尝试建立直营的钣喷中心,未来的规划就是形成区域连锁、集中管理。
然而,这里需要搞清楚的一件事情就是,授权的钣喷中心和直营的钣喷中心,到底能不能做到维修质量一致?或许,上面童先生的这个案例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
03、钣喷是新能源车维修的“主战场”!
钣喷市场近几年受到了环评手续的制约,随着国家一步步落实“可持续化发展战略”,它们的运营成本会不断提高。
有很多人说,钣喷行业可能是汽车后市场最后一片“蓝海”,还有很多尚未探索到的盈利模式。小编认为,盈利模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新能源车后市场的钣喷业务或许是一个好机会。然而问题就是,你能顺利拿到这些车企的运营资质(授权)吗?
我们不妨还是来看看业界领头羊——特斯拉的做法。据小编了解,特斯拉目前的授权钣喷中心是由第三方汽车服务公司升级而来的。要获得这个授权其实不容易,特斯拉方面对于承接业务的第三方门店要求并不低。
据了解,这种门店首先是一定要高端豪华汽车4S店/维修中心,而且首次申请时需具备5年以上豪华品牌4S店/高端维修中心运营管理经验,同时具备二类及二类以上汽车维修资质。
看到这里,我想已经筛选掉了一大部分汽修企业了吧?
然而,钣喷行业正在向着集中化、区域化和中心化的方向一点点推进,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设置几个集中的钣喷业务修理厂,这样的好处是便在排污管控上会更加有效,而行业改革就可能先会从社会上这些的零散的门店开始。
你如果问国内的钣喷市场过剩吗,那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你说钣喷真的难做吗,我相信十个做钣喷的老板里,有九个会和你说:“生意并不难做,难的是要一直跟着政策走。”
当然,有很多做事故车维修生意的老板都说,钣喷这个市场,供应链容易解决,而难点在于配件,我能解决油漆供应链,但却解决不了大量事故件供应链。尤其是在新能源车上,这些配件可能更难及时到位。
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下,如果你的车被撞了,要放在钣喷中心等一个礼拜,你忍得了吗?实际上同行们都知道,这并不是自己厂里的问题,而是维修配件供应确实无法做到及时。
实际上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家企业能解决,当然也确实有很多电商平台想要从这个切入点去打进这个市场,因为这里确实有很大商业潜力在,进而就想要做钣喷连锁,但似乎并没有一家企业找到了成功的方法论。
总结一下,特斯拉授权钣喷中心的服务质量可能确实有待提高,在新落实的事故车标准上,也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做了明确的规定,归根结底是要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提高国内事故车的整体维修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