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伟世通的座舱域控制器中看数字未来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1-08-18 出处: 名车志 责任编辑:HC1

试问,时至今日,你在一辆新车上收获最多的新鲜感来自何方?

我想,相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动力、传动系统以及外观上循序演化,汽车内饰在科技智能化上的突飞猛进才是我们最大的新鲜感来源,比如说,那硕大无边的科技屏幕,那简约美焕的布局设计以及那省心的辅助驾驶系统,无不在革命般地快速重构着我们在车内驾驶环境。

如果将这所有元素统筹起来的话,它便有了一个更为官方正式的名字——智能座舱。

相信许多人越来越有这样的感悟:即使你的新车去年刚刚购入,一年之后相对于更加新晋上市的车型来说仿佛已经成为了旧款。事实却是如此,从手机到家居再到汽车,所有以“智能”为名的事物都有着一个与生俱来的特征:飞速演化,极速迭代。正是由于将汽车内部赋予了“智能座舱”的概念,我们才能像如今这样不断在汽车内饰中收获着新鲜感。这也正是因为越来越多人把汽车这一物种尤其是电动车比作是手机一样的智能终端的原因。

长久以来,对于那些能够令我们眼前一亮的座舱设计,人们常常会把大部分的褒美之词盛赞给搭载它的车企品牌。事实上,如果从究根溯源的话,大部分人都付错了芳心。原因在于,相对于动力总成、底盘结构等其他系统来说,大部分汽车品牌的智能座舱都依赖于在这一领域与更为术业有专攻的行家里手的合作。

比如说,伟世通。

汽车座舱的智能化绝不仅仅是在车内增加了几块大屏而已,不管是语音指令的处理还是智能辅助驾驶的计算,这庞大的信息流都对汽车的处理计算以及统筹协作能力提出了严苛的考验。如果说以往的汽车电子架构是各自为政的分布结构,而如今的智能化座舱则朝着中央计算的方向演化。

而这就不得不提到伟世通引以为傲的SmartCore座舱域控制器。

早在2012年时,伟世通就开始着手研究座舱域控制器,很快,它的研究成果就获得了奔驰的青睐——相关产品2018年首次在奔驰的A级车上推出。

而到了今年,在一个月前的上海车展上,基于伟世通技术的座舱域控制器也迎来了它在量产车上的首次搭载——这款车便是惊艳到整个上海车展的吉利星越L。

进入到吉利星越L的车内,你很难想象在一款燃油车的车内竟能够实现这样一套极富科技感、未来感、沉浸式的内饰设计,单单是那横亘整个中控区域的大连屏甚至令许多电动车感到汗颜。

而星越L能够在内饰设计中结出如此硕果,伟世通功不可没。

自2018年以来,伟世通持续与高通开展合作,专注为亿咖通科技开发下一代解决方案。如今,SmartCore座舱域控制器首次采用第3代高通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并搭载于亿咖通科技智能座舱系统,为智能座舱体验树立了新标杆。

此外,SmartCore还整合了车内多屏显示环境,实现了涵盖仪表信息、资讯交互、后排娱乐、信息安全以及车载信息系统的舱内联动。

SmartCore能够独立操作座舱内的多个显示屏和应用程序,在保障驾驶安全的同时,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和娱乐服务。在汽车座舱内的屏幕、底层应用的运行到安全系统的保障过程中,伟世通SmartCore是驾驶员需求与车机之间的信息“摆渡者”,在车载SOC与车载系统层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因此成为了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从伟世通的座舱域控制器中看数字未来

同时,全新一代SmartCore还可在多个显示域实现HMI无缝连接,包括全数字仪表、信息娱乐、后座信息娱乐、环视摄像头,以及车内感知,包括驾驶员监控和面部识别。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升级后的SmartCore技术在管理系统成本的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并提供高效方案,降低车重,减少功耗。

除了在座舱域控制器上一枝独秀外,在显示屏技术领域,伟世通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从伟世通的座舱域控制器中看数字未来

众所周知,时至今日,为了满足L2级和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不断增长的计算能力需求,汽车制造商必须使用具备高度扩展性的显示屏方案,同时不牺牲能耗、性价比或性能表现。而基于此前提条件下伟世通发布的microZone显示屏技术,便是首款能够提供高端光学显示性能的车用显示器技术。

目前,这一全新的 HDR显示技术已获得专利,microZone在几个关键类别的显示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包括色域、对比度和亮度级别,具有高对比度、高亮度、宽色域显示特性,性能可匹敌下一代移动显示设备,为终端用户提供了逼真成像。

从伟世通的座舱域控制器中看数字未来

microZone技术旨在加速开发出可以量产的更节能,更经济的数字显示解决方案。在保持与传统LCD技术功耗相当的情况下满足上述高级别的性能表现。在不牺牲车规级可靠性的情况下,microZone是首款能够提供高端光学显示性能的车用显示器技术。由于microZone基于成熟的LCD技术,它可通过严格的汽车认证要求,并且不会有过早老化等弊端。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