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以我们常见的三元锂电池为例,电池内部含有大量的锰、镍、钴等有色金属,这些元素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随意丢弃会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但如果进行回收,依然可以被重复利用。尤其是在稀有金属全球储量有限,价格不断上涨的前提下,二次利用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光大证券预测,按现有大宗商品价格计算,2020-2030年间,三元锂电池回收的市场累计空间将达1305亿元。
一边是持续攀升的新能源销量,一边是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高潮。这一市场有多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超过20万吨(约25GWh),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
据《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3亿元左右。随着回收需求进一步打开,行业专家预计,至2030年,三元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将成为千亿市场。
面对动力电池回收这一想象无限的千亿级“蛋糕”市场,各路资本也是纷纷涌入,争相掘金。在这波浪潮中,玩家们又进行了怎样的布局?
政策推动加快头部企业入场
动力电池回收不仅具备经济价值,也是新能源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已连续六年蝉联世界第一。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也成为国家政策倾斜的环节。
早在2017年2月,工信部等部门就发布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重点扶持产业。
2018年1月,工信部等7部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今年3月,“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7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行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
政策层面的推动也让更多资本入局。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共1.5万家,今年上半年新注册了9435家,同比增长2611.2%。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整车厂、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等多方共建的回收体系。
国内车企早早开始了布局。2018年,长安、比亚迪、银隆新能源等16家整车及电池企业与中国铁塔公司达成合作,以解决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问题;上汽集团也牵手宁德时代,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此外,宝马、奥迪、特斯拉等品牌也先后发布动力电池回收计划。
宁德时代、中航锂电、格林美等国内电池企业和电池回收企业同样动作频频。今年1月,宁德时代成立了宁德蕉城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包含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电池销售、能量回收系统研发等。
8月9日,亿纬锂能与格林美签署合作备忘录,“锁定”超10万吨回收镍产品定向循环供应。根据协议,格林美将回收镍产品供应亿纬锂能,亿纬锂能将报废的含镍动力电池以及电池废料供应给格林美。这次牵手也被解读为电池厂商和下游回收企业合作,打通电池回收正规渠道的范例。
“掘金”窘境
虽然动力电池回收产业规模巨大,但落到实际中,仍然有不少麻烦事。
收不到电池是当下普遍存在的现状。此前据深圳商报报道,深圳仅有的一家上榜工信部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白名单”的企业深圳乾泰能源再生技术有限公司,目前正陷入“回收不到电池”的窘境。
按照工信部先后公布的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的名单,目前国内仅有27家动力电池回收“正规军”,分为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两类。
这些正规企业虽然获得了资质,但在回收阶段却不占优势。相比不规范的小作坊,规范企业在成本上处于劣势,小作坊则能以高价“抢货”的方式,将大部分废旧锂电池收入囊中。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不规范、配套政策不健全,尚未建立完整的追溯系统。这些都制约了行业的规范迅速发展,
其次,动力电池回收中的技术瓶颈和盈利难也是阻碍产业进步的因素。电池退役后,通常有两种去向,一种是梯次利用,一种是拆解回收。前一种状态下电池本身没有报废,仍然可以在别的途径继续使用。后一种方式电池无法继续使用,只能通过拆解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目前行业公认的最理想模式是先梯次利用再拆解回收,但这两种做法都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而且长期以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就导致了目前市场上电池种类繁多,但内部结构、组装工艺等各不相同,变相提升了隐形回收成本,从而削弱盈利能力。
好消息是,随着国家政策层面的收紧和更多正规军的入局,行业规范性正逐步提升。除了亿纬锂能与格林美的定向合作,今年7月在杭州储能行业协会的组织下,吉利、合众、南都电源等9家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生产企业发起联合声明,确保废旧电池流向规范性回收企业。
综述
面对这个千亿级蓝海,有人早早入局,有人正在来的路上。伴随火爆的新能源市场,动力电池回收也成为人们眼中新的蛋糕。虽然目前依然是起步阶段,但在更多玩家涌入和政策层面的规范扶持下,它终将补足新能源产业闭环的最后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