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度,特斯拉拿了21亿新能源补贴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1-09-16 出处:小马开车 责任编辑:HC1

虽然自进入中国以来争议不停,但特斯拉的实力不容小觑,销量、补贴让不少新能源车企羡慕嫉妒恨。

工信部补贴文件显示,仅2020年一年,特斯拉就凭借10.1万辆的核准数,拿了21亿元补贴,力压其他各大车企。比亚迪虽然被核准车辆数最多,达11.7万辆,但仅拿下20.5亿元。其他如广汽、长城、奇瑞拿到的补贴均不足10亿元。

上年度,特斯拉拿了21亿新能源补贴


今年特斯拉仍在延续去年的凶猛势头。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8月特斯拉批发销量达4.4万辆,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275%,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即使补贴退坡,也仍然能打。

那些在这次新能源车竞赛中掉队的车企,与其酸溜溜,倒不如好好思考,特斯拉为何能拿到这么多补贴?自己究竟该如何迎头赶上?等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面退出后,车市又将面临怎样的竞争格局?

一、“吃补助的不应该比干活儿的拿的多”

虽然情感上难以接受,甚至有网友评论称“特斯拉左手拿了补贴,右手就去造火箭”,对此颇有微词,但按照当前的标准,特斯拉的确该拿这么多。

针对这次特斯拉拿到最高补贴,有分析人士表示:“特斯拉补贴高,是因为其在销量和单车补贴上都占优势,而有不少借着当年优厚的补贴政策生活的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拉高,技术指标提升,逐步被淘汰也属正常,俗话说‘吃补助的不应该比干活儿的拿的多’,这句话放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同样成立。”

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看,从2016年到2020年,专家核定新能源车推广数从7278辆上升至58.5万辆,补贴资金从8.64亿元增长至105.37亿元,而单车获取的补贴金额从11.76万辆下降至于1.8万辆。

上年度,特斯拉拿了21亿新能源补贴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越来越高,补贴越来越少,而获得补贴的门槛也越来越高。比如说,2016年,纯电动汽车补贴起点续航是100公里,而2020年则提升到了300公里,并与电池能量密度挂钩。

上汽通用五菱的五菱宏光mini EV 虽然销量很高,月销量一度超过特斯拉,但是由于续航较短、能量密度较低,每辆车仅能获得8000块补贴,远不及比亚迪、广汽乘用车和威马。此外,上报的销量也未必能够全部被核准,比如吉利汽车2020年销售新能源车型6.8万辆,但仅有4247辆被核准清算。

上年度,特斯拉拿了21亿新能源补贴


逐个企业看,北汽2016年至2020年共核准车辆10.7万辆,获得34.4亿元补贴,但是在政策优势(大客户采购)光环逐步褪去后,颓势渐显。众泰从2016年到2019年,凭借100S、E200和芝麻E30这类车型,拿到了近4亿元补贴。江淮汽车前后共拿补贴9.1亿元,即使其中可能包括帮蔚来代工代领的补贴,但可以看出政府对这些车企的扶持力度并不小。

这些多年来躺在补贴上的中国汽车企业与品牌,更应该反思是不是掉进了“资源诅咒”的陷阱,因为补贴的温柔乡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二、新能源补贴该不该退坡?

从工信部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单车补贴量在持续下降,而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只制定到2022年。未来新能源补贴该不该退坡?业界人士有不同看法。

在上周末举行的中国汽车汽车产业发展(泰达)论坛上,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称,“到2023年,按照目前国家的政策,补贴会退坡,可能会退到零。未来如果到2023年国家政策真的补贴取消,那么2023年将是两极分化的一年,因为如果马上取消,市场就面临少了几百亿元的资金支持。”

对此,古惠南称,不赞成取消新能源汽车政策补贴,理由是,如果国际上都在补贴,中国一下子取消,有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竞争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享受的政策优惠有多大,又是补贴,又是免购置税,绿牌,而燃油车什么政策优惠都没有,在一些城市甚至还要限行限购。

早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确实有一定的必要性,五年前一辆新能源汽车光电池的成本就要十几万,如果没有补贴,新能源汽车确实难以走进大众消费市场。

交强险上险量数据显示,2021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10%,按照年销售2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达250万辆。这么庞大的规模,还需要持续花真金白银来培育市场吗?再者,花钱养出来的车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吗?

2018年前,关于中国是否要允许外资在华持有50%以上汽车企业,讨论了十几年。媒体大佬李安定曾在“股比开放”一事上质问,凭什么汽车非要撑着一顶股比的保护伞呢?你曾经认真在学吗?再给你20年,你能学到吗?“保护出笨蛋,竞争出高手”。

就在当年,中国宣布开放汽车领域限制,特斯拉成为首个在中国独资的汽车制造商,Model 3一年5次降价,从锂电池切换到磷酸铁锂电池,90%以上采用本土供应链,成为搅动市场的鲇鱼,或者说鲨鱼。

诚然,特斯拉先后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上海政府大片土地、上百亿无息贷款,但是凭借独特的产品力和品牌效应,Model 3、Model Y产能迅速攀升,供不应求,在中国市场收入约431亿美元,同比大增123.6%。

可以说,如果不补贴,日子更难过的只会是造血能力欠缺的落后品牌。补贴不会出笨蛋,因为即使给了笨蛋补贴,产业还是发展不起来。

三、梦想是星辰大海

新能源汽车补贴应该理解成国家对新能源车企的以工代赈。目的,其目的更多为车企们完成市场积累,这些积累包含了品牌积累,巩固行业地位,打造行业内的技术壁垒。

即使特斯拉以“鲨鱼”之态进入中国市场,但不可否认,这个汽车圈的苹果给了中国汽车产业实实在在摸得到的机会,眼睛看总没有用手摸来的实在。中国车企终于有机会能够最深入的了解这个巨头的操作。如何消化和填平之间的鸿沟,成了中国车企更加实在的问题。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国产化率达90%左右,这些零部件供应商反过来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服务,甚至不少在已经或者正在筹备于美国建厂,培养全球竞争力。

上年度,特斯拉拿了21亿新能源补贴


另外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带起了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产品,例如电动车专用轮胎,凭借着出众的静音、地滚阻、长续航等特性成为轮胎产品中的新系列。而不少新能源车型由于抛弃了传统的设计思路,针对汽车用品的又有了不一样的要求,如何抓住这片蓝海将成为后市场厂商发展的关键。

当然,补贴高、市场潜力大、配套零部件优秀,归根结底是要培育出本土优秀品牌,肯定不是为他国品牌服务。至于一些车企,没能通过前几年补贴完成积累,甚至单纯为了骗补,把产品品牌做烂了,如今揣着龌龊的小心思,暗暗地对特斯拉放冷箭,殊不知,这些不思进取的企业,才是国家新能源计划最大的蛀虫。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