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停供汽车芯片,令美巨头始料未及,想寻求中国帮忙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1-09-23 出处: 青源科技谈 责任编辑:HC1

2021年9月18日,日本知名车企丰田集团正式表态称,由于缺少相关零部件供应,将会在今年10月份暂时关停部分生产线,初步规划时间为11天。无独有偶,在丰田汽车表态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17日,日本本田公司也透露出了同样的想法,计划进一步减少汽车产量。

按理说,现在正是智能汽车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丰田和本田作为日本乃至全球顶尖的汽车厂商,应该会加速布局智能汽车行业。但就目前来看,事实恰恰相反,丰田和本田不仅没有采取相应的行动,反而还关停了自己的部分生产线,开始削减产能。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日本的车企,为什么要收缩业务?

日本宣布停供汽车芯片

其实对于了解半导体市场的人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受全球缺芯问题的影响,汽车行业也面临芯片供应不足的压力,导致各大车企都不得不降低产量,来维持自身的平稳发展。简而言之,丰田和本田的相继表态,都是出于无奈,缺芯是主要影响因素。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全球范围内智能汽车零部件的主要来源之一,一旦关停了部分生产线,将会对整个汽车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就拿丰田来说,此次它暂时关闭的生产线,其中包括14家工厂,如果全部停产,接下来的汽车产量至少会降低40%!

除此之外,这些被削减的产量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出口到境外的产品,为了缓解缺芯带来的压力,这次丰田可以说是豁出去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丰田关停的生产线,不仅仅是用来生产自己的汽车,还能为其它车企提供零部件支持,接受来自于国外厂商的订单。

换而言之,丰田暂停14家工厂的生产线,代表它不再为别的车企供应芯片等零部件,毕竟它连自己的发展都保障不了。很明显,本田和丰田的想法是一模一样的,它们之所以关停部分生产线,不仅仅是为了减产,更是源自于想要摆脱供应商的身份。

这预示着日本即将停供汽车芯片,丰田和本田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日本心里很明白,如果继续承担为其它车企供应零部件的重任,那么自身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迟早会被拖垮。于是日本索性就放弃了之前的客户,不再向它们提供任何汽车芯片。

日本宣布停供汽车芯片,令美巨头始料未及,想寻求中国帮忙

事实上,站在日企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并没有错,毕竟它们也有自己的考虑,在自身的利益和客户的损失面前,绝大多数都会选择前者。但对于那些需要日本车企供应零部件的公司而言,就有点难以接受了,它们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汽车芯片来源。

尤其是美国汽车巨头通用公司,其早在去年下半年就被曝出了缺芯危机,当时为了应对芯片短缺的难题,通用汽车不得不关闭多家工厂。而到了今年上半年,不止是通用,所有美国汽车厂商,都被缺芯所困扰,导致整个行业的营收面临严重的亏损。

现在日本又宣布停供汽车芯片,可以说是令美巨头始料未及,它们本以为能从日企那里获得帮助,却没想到丰田和本田的动作这么快。如果这些美汽车巨头还是无法找到新的汽车芯片供应商,那么今后它们的发展将无以为继,损失也会越来越大。

美巨头想寻求中国帮忙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地区碰壁之后,美汽车巨头把目光放在了国内市场,想寻求中国帮忙。据了解,最近这段时间,美企频繁向国内示好,其中大多都是汽车厂商,而且美国还允许相关企业向华为提供汽车零部件,并与比亚迪等公司展开合作。

从中不难看出,美企在了解到日本的态度后,已经对它不抱希望了,开始对国内市场保持足够高的重视程度。因为汽车芯片不同于手机处理器,其对工艺制程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只要达到22nm或者是28nm就行了,国内完全可以实现自主化生产。

这个时候就有人产生了一些疑问,美国不是也能生产28nm或22nm的芯片吗?为什么这些美企要与国内合作?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汽车芯片的利润不高,美国更在乎的是高端工艺制程,对这类中低端芯片不够重视。

举个简单的例子,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对所有制程都非常熟悉,22nm和28nm的汽车芯片自然也包括在内。而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有70%以上的汽车MCU芯片都是由台积电代工的, 但其在台积电的总利润中占比却只有5%左右。

所以说,美国肯定不愿意吃力不讨好,它更希望国内生产汽车芯片,然后再供应给美企巨头。这就是美国打的如意算盘,日本停供汽车芯片后,它能仰仗的只有我们国内。

写在最后

虽然汽车芯片不属于高端市场,但对于国内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国产厂商能抓住汽车芯片的命脉,那么就相当于对美国汽车巨头形成了“卡脖子”的局面。相信国内一定早有打算,美国的计划也不会轻易得逞,国产芯片必将崛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