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问题凸显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4-12-16 出处:HC快讯 责任编辑:HC1

首批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问题凸显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24年11月的汽车工业产销情况。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1126.2万辆,同比增长35.6%。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首批新能源车主正面临电池“退役”的困扰。

据公安部数据,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2017年更是达到153万辆。这意味着,近两年内,约有100多万车主的电池即将达到使用寿命。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

新能源汽车市场刚起步时,工信部等部委就规定,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为电池等核心关键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如今,首批新能源汽车已进入“脱保期”,部分汽车电池已逐渐无法满足行车需求,集中进入电池更换期。然而,高昂的电池更换成本让车主们陷入两难境地。有车主透露,更换老龄电池的价格甚至不比买辆新车便宜。以特斯拉为例,今年9月,一位购车8年半的特斯拉Model S车主因电池老化需维修,被告知费用高达22万元。

对于电池成本高昂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占整车成本可达40%。此外,随着电池容量的衰减,尤其是历经8至10年的使用后,很多新能源汽车将面临淘汰。而当电池容量衰减超过60%时,车辆可能面临年检不达标的问题。

目前,动力电池价格已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将降至每千瓦时60美元。这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和绿色金属价格的下跌。在这一趋势下,新能源汽车有望在2026年真正实现与燃油车的“平价”。为了应对电池更换成本高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推出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政策。同时,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也成为未来主流选择之一。

然而,摆在三者面前一个共同的难题就是电池回收。如何妥善处理废旧电池,防止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建议,应由动力电池企业、主机厂、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维修企业共同搭建一个新能源动力电池售后服务体系,以保证消费者知情权,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