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燃油车在启动时会出现蓝色或其他冷色调的水温故障灯符号,出现该符号后是否要原地热车,能不能正常驾驶呢?
汽车在启动时出现低温提示,目的正是让司机去正常驾驶,以最短的时间让水温达到高标准,不要曲解哦;当然在行驶中如果出现这个符号,可能性则会是节温器故障导致水温无法升高或降低,也可能是水温传感器或其他硬件故障。
水温为什么会低?
这个问题其实都不用解答,气温低则水温低,就是这么简单;任何物体中都有热能,包括冰块都不例外,但是热能会从高温物体传导至低温物体,直至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外部的气温低就会从冷却液里“吸热”,发动机所谓的水温就是指冷却液的温度,所以只要天气冷就必然会使其温度偏低。
我们生活的城市冬季最低温一度达到过零下20度左右,露天停放的车辆几乎每次启动都会出现低温提醒,然而也没有热车的习惯。
怎么才能加热冷却液?
相信大家都烧过水吧,老式水壶需要灌满水、打开炉子慢慢的烧开;这是一个很原始的方式,燃烧产生的热能传导至水里,水的温度就会逐渐升高,达到饱和后就会开始沸腾。
发动机提高冷却液温度也是同理的,燃油车的内燃机是依靠燃烧产生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但是产生的热能只有一小部分会转化为动力,剩余的大部分都会因冷却会机械结构的运行而损耗掉。冷却主要是通过在机体内循环的冷却液吸收热能,再流到前置散热水箱被流动的空气吸热,这一吸一放就能将冷却液的温度稳定在一个标准线上;不过在启动发动机的时候是不会去水箱散热的,此时想要快速提高水温就需要小循环。
为什么要热车?
小循环不通过水箱来散热,目的是快速使机体和冷却液达到高温,高温后会带来三个优势。
·油耗降低
·获得暖风
·排放减少
发动机的热效率是衡量性能和油耗的重要参数,比如35%,它的概念是35%的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剩余的65%就被浪费掉了;这个水平就算不错了,然而还不是总能达到的水平。
标注的热效率一般只能在非常窄的某个转速区间内达到峰值,低于或高于这个转速就会下降;同时需要发动机达到最佳运行温度后才能在窄窄的范围内达到最高效率——所以才需要快速提高冷却液的温度。
燃油车的暖风来自冷却液的热能,打开暖风(把温度调高或扭转到红色的高温区域)后,冷却系统中的阀门打开,高温的冷却液流动到暖风水箱(交换器)里;通俗的说就是用热热的冷却液把水箱烫热,随后用鼓风机把低温空气吹到水箱上,用高温水箱把低温空气烫热,送到车里就是暖风了。
冷启动的时候冷却液温度低则没有暖风可用,想要快速获得暖风就要快速热车——原地热车等于“文火烧水”,行驶中的高转速等于“武火烧水”,所以还是行驶热车的效率高。
最后一个因素则是净化尾气,排气系统中三元催化器需要超过200℃才能开始有效还原掉尾气中的有害成分,比如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颗粒物捕捉器也需要高温才能少烧蚀掉捕捉的颗粒,冷启动后缓慢地原地热车会产生过多的排放,综合更高的油耗当然就更多了。
这就是不建议也不需要原地热车的多个原因,原地热车只是化油器时代养成的驾驶习惯,在20年前进入电喷时代后就不需要这么用车了;不过在过于冷的天气中也可以原地热车,虽然热车时间慢且有上述问题,但最起码等热车完成后进入车里就能用暖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