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东树:我不看好日产和本田的合并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4-12-24 出处:崔东树 责任编辑:HC1

日产、本田在近日爆出可能合并的消息,这个合并的产业互补的意义似乎不大,都面临新能源技术发展迟缓、市场萎缩的压力,需要加速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出更强技术的产品,顺应世界新能源化和SUV化的趋势。我个人不看好日产和本田的合并,认为本田和日产均需要加大中国本土化研发投入和实现依托中国产业链优势的产品创新,实现赋能日产和本田的全球化发展。

1、日产与本田的中国奇迹

日产与本田充分享受到中国乘用车市场普及的红利。日产进入中国市场较早,通过与东风汽车建立合资公司,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快速打开了市场局面。我们乘联会2003年去参观东风日产,早期的蓝鸟车型组装的国产条件极其简陋,但迅速崛起,成为中国汽车的奇迹。这也是戈恩重组雷诺日产的成功之作。日产在发动机技术、无级变速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并不断将新技术引入中国市场。后期的经典车型轩逸等凭借舒适的驾乘体验和可靠的性能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本田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前期极其成功。本田的雅阁轿车创造加价的辉煌历史、CRV的SUV先驱者定位清晰,均获取巨额利润。本田技术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本田一直以发动机技术著称,“买发动机送车” 的说法在消费者中广为流传,其发动机技术在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表现出色。

2、日产与本田的困境也是疫情后遗症

崔东树:我不看好日产和本田的合并

世界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受阻,零部件供应不足。国际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在世界各地,疫情使得零部件的生产、运输都受到限制,无法按时足量供应给车企,进而影响了整车的生产进度,导致车辆交付延迟,消费者购车需求无法及时满足,影响了销量。由于供不应求,因此国际车企的利润反而大幅增长,属于躺赢的特征。

雷诺日产和本田的利润表现也很好。日产2022财年第三财季(2022 年 10 月 - 12 月)营业利润同比大增 155% 至 1331 亿日元,净营收达 2.84 万亿日元,同比增长 28.6%,净利润达 506 亿日元,同比大增 54.7%。2023 财年:营业利润还不到 1 万亿日元。

而中国自主品牌全面转型电动化,取得产品技术和产业链的巨大突破,比亚迪、奇瑞、长安、吉利等自主表现较强。

3、合资企业推自主品牌是有前瞻性的

当年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前瞻性的看到合资车企发展的问题,强调要实现合资品牌的本土化研发和建立合资自主品牌。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的变化,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能够针对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开发出更贴合消费者喜好和使用场景的产品。汽车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成为发展趋势。合资企业通过推出自主品牌,可以更自主地投入资源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布局,更好地跟上行业技术发展的步伐,避免在技术变革中被市场淘汰。

但合资车企基本对此事阳奉阴违,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本土化研发投入。我看到的前几年的企业财务数据,一些合资车企的研发投入只有可怜的几亿元,不足销售收入的1%,高利润来自可持续自主研发的偷工减料。

三缸机的失败教训深刻。很多合资车企走向下坡就是节能减排的线路失误。当年为了降低油耗,一意孤行实施三缸机的降低油耗措施,效果不明显,而消费者不买账。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战略轻松实现了双积分的平衡和技术突破。在2016年前后,我就呼吁加速引进日产的增程式混动技术 e-POWER 技术,但实际速度太慢了。

4、合资企业应该加大中国的本土投入

本田和日产均需要技术创新和把自身技术升级,而不是简单的规模化协同降低制造成本。两家公司之间很难找到协同效应,按照日产前CEO戈恩的理解:两家公司几乎没有互补的地方,这是绝望之局,并非一笔务实的交易。

本田和日产的混合动力技术均有独特优势,需要加大在中国的本土化技术创新。本田 i-MMD 系统采用发动机直连式离合器的简易化传动系统,在高速巡航需要发动机直接驱动时,能够实现电能和机械传动的快速、平稳切换,相比一些复杂的传动机构,不仅结构简单可靠,而且传动效率更高,有助于提升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平顺性。这个技术在中国自主车企得到进一步的借鉴性创新,实现了超强的低成本的插混技术突破,并实现了销量暴增的奇迹,本田需要加速本土化研发,并赋能给本田全球的发展。

日产的增程式混动技术 e-POWER 技术亮点突出,由驱动系统、发电系统和动力电池构成。驱动系统包含电动机和传动系统,发电系统则由发电机和发动机组成.。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轮,而为电动机提供电力,进而由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实现了100% 电动机驱动的模式,属于串联式混合动力架构.。实现了类似纯电的驾驶体验,动力输出线性且响应迅速,加速过程顺滑无顿挫,驾驶质感接近纯电动车。中国自主车企在高端车型运用增程技术实现了巨大的突破,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新势力企业,并获取了巨额利润。

中国自主车企的强大和走向世界是不可阻挡的。合资车企在中国失去竞争力,必然也将失去世界车市份额。日产和本田如果把核心精力和技术研发放到最具竞争和创新的中国市场,必将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