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们常言“三分修、七分养”,养护虽不能使汽车永葆如新,但合理的保养确实能延长爱车的使用寿命。然而,在保养过程中,有些车主因过度爱惜,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以下是养护专家总结的四种常见浪费行为:
第一种浪费:保养过于频繁。
赵小姐对汽车保养一知半解,经常收到经销商的保养提醒。新车仅行驶8000公里,就已更换了3次机油和机滤,保养间隔甚至不到3000公里。实际上,保养频率高并不总是好事,虽然能保障车辆性能,但过于频繁并无必要。科学确定保养间隔里程,既能保持汽车良好状态,又能节省保养和修理费用。
第二种浪费:盲目追求高标号汽油。
张先生以为汽油标号越高越好,因此新车两年来一直加97号汽油。虽然高档轿车长期使用低标号汽油会损害发动机,但并不意味着高标号汽油就一定适合所有车辆。即使是高档车,也不一定必须加高标油。
第三种浪费:过分迷信进口轮胎。
陈先生玩车时特别喜欢强调轮胎要“进口”。然而,他发现国外新款轮胎在国内路况下并不适用。有一次,新换的轮胎只跑了一次山路,胎侧就起了包。原来,国外平整的路面与国内路况差异较大,进口轮胎在国内道路上可能表现不佳,特别是胎侧的耐冲击力方面。实际上,一些国内合资生产的轮胎在性能上已能完全替代进口货,且价格更实惠。
第四种浪费:机油添加过多。
小王的新车刚过5000公里首保,他学会了看机油标尺。五一假期跑了2000公里高速后,担心机油不够,便加了一瓶朋友送的机油。结果没多久,新车开始烧机油。原来,机油添加过多会导致发动机工作时曲轴柄、连杆大端剧烈搅动,增加内部功率损失,并使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从而引发烧机油故障。因此,应将机油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