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车人士而言,车辆就如同第二个家,我们总是竭尽全力去呵护。然而,在养车用车的过程中,难免会陷入一些误区,如果不及时改正,可能会事倍功半。以下是五个常见的爱车养护误区,快来看看你中招了吗?
误区一:长途自驾前后必去4S店保养
长途自驾游既能缓解压力,又能增添生活乐趣。很多朋友在出游前都会去4S店做常规检查,认为这样最保险。其实,自驾游前后的检查车主完全可以自行完成。主要检查项目包括灯光、轮胎、雨刮器以及发动机舱内各油/液。如果遭遇恶劣路况,归来时可以去4S店重点检查车辆底盘。
误区二:各油/液添加越多越好
有些车主认为,发动机舱内的各种油/液最好多添加一些,以免长时间用车时不够用。然而,多多益善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机油过多会导致燃烧室积碳增加,降低发动机功率;而玻璃水、防冻液、制动液等应维持在储液罐的上下限刻度之间。
误区三:汽车贴膜越贵越好
汽车贴膜市场鱼龙混杂,有些贴膜价格高昂。其实,车主们不必花费高价钱去贴膜,只要选择质量合格、品质有保障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牌贴膜,效果都是差不多的。
误区四:汽油油品越高对车越好
一些车主为了保护汽车和提高性能,会刻意使用高标号汽油。然而,这是没有必要的。汽油标号的选择主要依据是发动机的压缩比,车主只需按照用车手册中的标准去执行即可。使用高标号汽油不仅花费更多,而且很难发挥出其优势。
误区五:买了车之后舍不得开
有些人虽然成为了有车族,但平时却“不舍得”开车,只有放假时才开车出去玩。这样的用车方式其实很伤车。引擎、变速箱等传动机件表面会因长期与空气直接接触而生锈,电瓶也会因长期自然放电而影响使用寿命。最好的方法是每隔几天就跑一次车,跑个三四十分钟。另外,总是短途用车也会伤车,因为车辆频繁启动但行驶距离不长,会加剧机件磨损和电瓶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