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谁是下一个跟风者?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1-09-24 出处:车市物语 作者:李争光责任编辑:HC1

“特斯拉正准备布局线下4S店,赶紧与特斯拉合作,不要让蛋糕再给别人抢了!”当特斯拉在上海“减少直营店、回归4S店模式”的消息传来,汽车流通行业投资者张强第一时间就向某经销商提出建议。不过,得到的却是“再考虑一下”的回复。

但是信息又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不久之后,特斯拉官方就回应称,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策略和打法,特斯拉并未计划将上海的直营门店减少到10家。另一边,《车市物语》在北京多地走访,也没有发现特斯拉减少直营店的迹象。至于与经销商合作新建4S店,知情人士告诉《车市物语》,“现在还在和经销商接洽当中,具体合作都还没谈成。”

难道,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只是虚晃一枪?按照张强的观点,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已经时机成熟,或许还将引发一众造车新势力的4S店回归热。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即使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并不见得是经销商们的第二春。

壹 “特斯拉:是时候试水4S店模式了”

一直以来,特斯拉都站在传统4S店的对立面。2012年6月,特斯拉生产的电动跑车Model S正式交付之时,在销售模式上就以颠覆传统的姿态出现。与传统模式不一样,特斯拉将车辆体验、预定、交付以及售后等流程拆分开来,几乎将所有资源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形成了独有的直营模式。

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谁是下一个跟风者?

“我们走的是直营模式,和卖传统燃油车完全不一样。”在长沙市的一家特斯拉体验店内,销售人员周文斌就向车市物语普及了直营的各种好处,“我们体验门店大都聚集在人流密集的高端商圈,这样利于集客,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

周文斌表示,在特斯拉体验店里,买电动车就像买手机一样,过程透明简洁。“我们先给您预约试驾体验,随后通过官方渠道在线预订,交付预付款,车辆到店交付尾款,最后在交付中心完成最后的交付,每一个流程都环环相扣。”

凭借着强大的产品竞争力,以及直营的优势,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始终保持着先发优势。东吴证券曾朵宏就指出,特斯拉采取“线上官网订车+线下直营中心”的销售模式代替4S店,无经销商无广告费,及时掌握用户数据,灵活定价策略,超强的存货周转天数(10-15天),让特斯拉发展节节攀升。

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谁是下一个跟风者?

数据显示,2014年,特斯拉全球销量3.17万辆,到2020年增长至49.96万辆。今年1-8月,特斯拉累计批发销量超过25万辆。除了销量上成绩突出,特斯拉的利润也在直营模式的加持下,保持着不错的水平。特斯拉二季度财报显示,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从2020年二季度25.4%跃升至28.45%。按照汽车经销商刘玉分析,特斯拉选取的直营模式,整个过程中没有经销商的参与,利润自然也就归自己所有。

就在直营模式发展顺风顺水的当下,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的消息却不胫而走。这背后有着多重推动因素。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张强就始终认为,特斯拉“是时候试水4S店模式了”。在他看来,进入中国市场初期,特斯拉客户分散,公众对电动车了解甚少,即使开设4S店也未必能形成聚集效应。如今,特斯拉客户群体越来越大,对服务需求也会越来越高,需要通过4S店来提供完备的售后服务。

“如果特斯拉将4S店开到较为偏僻的郊区,自然就会拉进与郊县用户的物理距离。”汽车经销商刘玉则认为,特斯拉回归4S店有着更为宏达的计划。经过多年发展,特斯拉在一线城市白领消费群体中已经具备很强的影响力,但是在三四线以下、中老年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谁是下一个跟风者?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4S店模式也有利于特斯拉打破价格边界。正如刘玉推测,“我们看到特斯拉正考虑推出价格更低、更加亲民的车型。那么,他们可以通过对郊区4S店和市中心体验店的不同消费者研究,找到车型的合理定价范围,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当然,进一步压缩成本,获取更多利润,才是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的核心动力。

从成本方面来考虑,特斯拉商超体验中心大多数位于市区繁华地段,店面成本高企,而4S店的建店成本却是“物美价廉”。另外,特斯拉将体验、售后等环节聚合在一起,不仅规避了维修业务(如钣喷中心)的环保问题,更能将维修售后利润进一步把握在自己手中。

贰 回归传统?实则是“伪4S店模式”

不过,张强建议经销商尽快“勾搭”特斯拉的想法,恐怕有些简单了。因为,张强眼中的4S店,与“特斯拉4S店”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谁是下一个跟风者?

车市物语综合多方信息了解到,特斯拉是要在传统汽车商圈建立4S店形态网点。更进一步说,特斯拉正在与传统4S店投资人开展谈判,只是想以租赁的形式获得场地,建立“前店后厂”形式的店面。

而最为核心的信息是,特斯拉建立4S店之后,仍旧由自己直接经营。某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旭告诉《车市物语》,自建、自营4S店,对特斯拉的渠道而言并非实质性改变。“其实特斯拉只是采用4S店的形式卖车、做售后,本质上还是直营模式。”陈旭说。

汽车流通行业分析师谢瑞龙将特斯拉的4S店模式称为“伪4S店”。在他看来,特斯拉需要的并不是经销商的管理理念和销售体系,只是需要经销商的人才和店面。“现在不少弱势品牌经销商经营不景气,也容纳不了那么多的销售人才,特斯拉可以低价将店面收过来,当然销售人才也可以为其所用。”

经销商也很难指望从特斯拉4S店模式中分到一杯羹。这一点谢瑞龙解释道,合作的经销商们除了在店面费用上有一部分收益之外,想要从售后部分获取利润的可能性并不大。“特斯拉要回归的4S店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伪4S店模式。因为渠道、售后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经销商几乎没有合作的空间。” 

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谁是下一个跟风者?

这一观点解释了特斯拉为何近期才大规模接触4S店投资人这一传言。早在2019年,特斯拉就提出“4S模式”计划,但是那时候不少经销商发展还比较顺利。2021年以来,不少传统汽车品牌进一步遭到冲击,传统经销店投资人急于转让物业,店面价格也处于低价水平。谢瑞龙认为,“与其说特斯拉在和他们洽谈合作,不如说是抄底接盘。”

从售后角度来看,特斯拉也没有与经销商合作的意愿。之所以回归4S店模式,特斯拉就是能基于“前店后厂”的方式,第一时间做好消费者的服务。更重要的是,特斯拉要以这种模式节约成本,并获得更大的售后利润。

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谁是下一个跟风者?

以特斯拉钣喷业务为例,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特斯拉由于规模原因授权不少钣喷中心。截至目前,特斯拉在全国合作的钣喷中心近百家。即使授权的钣喷中心,在特斯拉严格掌控配件供应渠道和定价权之下,净利润也仅为20%左右。也就是说,名为授权合作钣喷中心,实则更像是拿特斯拉服务费的打工人。

2020年11月,特斯拉在中国成立首家直营钣喷中心。截至目前,特斯拉已经建立4家直营钣喷中心。可见,即使是售后环节的利润,特斯拉也不希望被他人分食。那么,随着特斯拉“前店后厂”的直营4S店成立之后,特斯拉会收回越来越多的售后业务。

陈旭分析更为透彻,“特斯拉对渠道掌控是非常强势,甚至连授权维修店的保险合作伙伴也要由他来决定。那么,由特斯拉直营的4S店,其实就是新车销售和售后业务的直营整合体。”这么来看,特斯拉不仅不是“分蛋糕”,而是在“抢蛋糕”。

叁 回归4S店,特斯拉跟风者还有谁?

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更多地是在营销模式上的一次全新尝试。

“年轻的消费者不懂4S店,三四线消费者不懂体验厅。”谢瑞龙告诉《车市物语》,在开发了比较前卫的消费群体之后,特斯拉绝不会忽视传统的消费群体。曾经主动放弃传统4S店模式的特斯拉,也看到了传统经销商模式的优势。“4S店可以为三四线消费者在购买车辆过程中充当粘合剂。”

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谁是下一个跟风者?

以4S店为地理中心,吸纳三四线以下的消费者,或许正是特斯拉下一个重要的市场布局。今年2月,就有消息传称,特斯拉中国正在研发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更便宜的车型,预计零售价为16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更加亲民的产品布局,加上更符合三四线以下消费者的购车场景,特斯拉这两个动作不谋而合。

特斯拉作为“电老大”,无论是产品动向还是营销模式变革,自然会备受“蔚小理”这些造车新势力们关注,他们也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跟风者。

谢瑞龙强调,特斯拉每一步商业变动,都可能成为“蔚小理”们的翻版,这可以理解为商业从众。也就是说,处于行业顶尖地位的企业一旦有新动作,势必会引发跟随者们的效仿。

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谁是下一个跟风者?

比如在汽车销售模式上,中国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们,就一直效仿特斯拉的直销模式。那么,此次特斯拉又回归4S店模式,他们还会一路跟进吗?“如果特斯拉4S店模式走通,那么就会大幅度削减成本,在产品布局上,也可能从中高端扩展至中低端。”谢瑞龙说。

这或许也正是“蔚小理”们所考虑的问题。比如,以蔚来汽车为例,在拥有蔚来ES8、蔚来ES6和蔚来EC6几款高端车型之后,蔚来创始人李斌不久前透露,计划推出一个中低端品牌。那么,当特斯拉回归4S店模式开先河之后,也不排除蔚来在销售模式上向特斯拉学习。

为进一步拓展销售网络,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期间,蔚来NIO Space曾引进过第三方合作伙伴,不过之后李斌表示,引入第三方合作给蔚来管理带来很多挑战。因此,至今坚守直营模式的蔚来汽车,未来也可能考虑建立直营4S店,扩展销售服务渠道的同时,也保证服务质量。

当然,即使造车新势力们集体跟风回归4S店模式之时,经销商或许也并不会迎来新时代。正如陈旭总结,“面对强势的造车新势力品牌,经销商们在这种‘直营4S店模式’下,只剩下人才输出和店面交易两项价值,未来也很难分到更多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红利。”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