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些越野老炮嘴上喊着热爱越野,喜欢越野车。但他们自己的越野车往往身上却沾满了泥巴,且还常年不洗。这和常规的“爱车理论”似乎略有相悖,是为何呢?
事实上,这还真不是老炮们不在意自己的车或者懒得去洗,而是有的人故意将泥巴什么的残留在上面。一方面因为越野车只有浑身沾满了泥,才能真正释放那股野性的灵魂;另一方面对于越野车这类高油耗的产物,车身越脏,泥浆越多,反而越省油!这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但别说,这还真是有事实依据的!
玄学般的高尔夫效应
这种说法是来源于美国的一档科普电视节目,节目里他们专门做了一项测试:他们先行测试了一辆车身干净的车的油耗量,然后给全车涂抹上一层厚厚的油泥,再通过同样的路况再测试一次油耗量!
测试结果却发现,两次测试的油耗量几乎相差无几,甚至第二次的结果比第一次还低上了那么零点几个点。加上油泥本身也有重量,也会相应耗油,不难看出,第二次确实是比第一次要更省油一点!
这是为何呢?
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这是来源于“高尔夫球效应”:大家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高尔夫球的球体表面并非光滑平整,而是布满了有规则的“凹陷坑”。经过试验表面,高尔夫球如果是光滑平整的表面,在被击打之后飞行过程中会在球面形成一种迎风高压区,空间从球体的前方被撞击出一个类似于音爆云的形状,之后空气会从球的周围流过,最后与球分离。
但是,当空气从球体前方流向后方并最后分离时,并会在球体后方形成一种紊流区。在这片紊流区里,气压要比前方高压区的压力低,而在空气中这种压力差会徒增飞行的阻力,因而光滑的曲面往往反而达不到最佳的飞行效果。
而这种气流方式,与高速行驶下的汽车周围的气流大致相似。
所以,高尔夫的设计师便想了一种方法,将球体设计成规则的“陨石坑”状造型。这种球体表面可以让空气在流经这些“坑洼”之后改变流动方向,从而让尾部紊流区的区域大大缩小,以降低球体高速飞行时的阻力。此外,在极速转动下,这些表面的“坑洼”还能给球体增加升力,以能保证球能飞得更高更远。
据统计发现,表面有“坑洼”的高尔夫球,受击打后能比表面光滑的高尔夫球能多飞出一倍多的距离!
平均油耗能降低11%!
因为受气压影响的原理与高尔夫类似,不少人便思考能否将这种“凹洞”运用到汽车身上呢?于是便有专人开始试验并验证,最终发现:将一辆车的车漆用粘土“改”成类似于高尔夫球表面规律的凹洞形状后,该汽车的油耗平均足足节省了接近11%!
这个结果倒是新鲜,尤其是对于越野车而言,11%的油耗那意味着至少高达1到2个多的油,那省油效果是杠杠的。这可能也是一些越野老炮不喜欢洗车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茶哥并不建议大家采用这种方法省油,因为如果车漆长期被泥污“浸泡”,时间长了就会被泥污里的有害物质氧化或腐蚀,车漆会变得黯淡无光,不仅损坏车漆,还会影响车辆的整体气质。所以很多人就在想,为何车企不一出厂就把车身做成这种密密麻麻的凹洞形状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市场不允许,老百姓也很少有人会喜欢。
当然了,以上也只是从相对科学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茶哥倒是觉得,如果真的因为车脏能够省油的话,真正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车主瞅着这车太脏了,干脆懒得去开它了吧!不常开或者干脆不开,那当然更省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