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不会来了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0-05-26 出处:苏宁金融研究院 责任编辑:iCMS

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不会来了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陶金 来源|苏宁金融研究院(ID:SIF-2015)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了关于疫情防控的讲话,称美国现在“正在向伟大过渡”(transition to greatness)。

特朗普表示,这个口号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没人比他更懂想口号这件事。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还宣称明年美国经济将迎来“不可思议”的复苏之年。许多专家和政客也都认为一旦放开社交封锁,经济就会恢复正常。

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给强劲复苏的说法泼了冷水,他警告说,美国可能面临严重及长期的经济衰退,这次衰退的规模和速度是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比二战以来的任何一次衰退都严重。

今年唯一问题是负增长的幅度有多大

鲍威尔的言论并非危言耸听。

实际上,美国经济已经陷入了衰退。一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负增长4.8%,要知道美国直到3月下半月疫情才开始蔓延,且除了纽约市以外,整个一季度全国并未出现明显的封锁和停工现象。

从就业数据来看,4月非农就业减少2050万人,失业率上升至14.7%,显示封锁措施正在对美国劳动力市场造成历史性压力。

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不会来了

现在来看,美国和全球疫情走势以及对应的经济走势仍然不明朗,美国全年GDP的负增长几乎已经板上钉钉。根据美国经济咨商局(the Conference Board)的预测,2020年美国GDP增速在-3.6%和-7.4%之间。

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不会来了

具体而言,美国经济咨商局将疫情蔓延程度分为不同的场景,并根据美国政府的防控措施,对美国2020年经济前景进行预测:

(1)快速复苏。4月疫情出现拐点,5月部分复工,全年GDP预计为-3.6%(此场景已经失效,因为疫情在当时并未出现明显拐点)。

(2)夏天复苏。五月出现疫情顶峰,导致二季度经济急救收缩,但第三季度强劲复苏,全年GDP为-6.6%。

(3)秋天复苏。由于疫情的持续蔓延,复工政策迟迟未能完全推行,经济的弱势状态持续到三季度,经济在全年实现U型复苏,全年GDP为-6.5%。

(4)三季度疫情重现(W型复苏)。疫情防控在秋天的时候宣告失败,再次蔓延,封锁政策重启,经济虽然在三季度有所复苏,却将在四季度再次衰退,全年GDP为-7.4%。

根据这个预测,美国2020年几乎确定陷入衰退。对于明年的美国经济,IMF等机构充满了乐观,IMF预测2021年美国经济将增长4.7%。对此,我们认为过于乐观了。下面,从短期与长期两个角度,详细阐述。

复苏存在有利因素,但限于短期

短期内,美国经济复苏存在以下4个有利因素。

1、目前的失业多为暂时性失业,复苏过程中就业数据将回升

对于4月减少的2050万非农就业,稍稍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失业中,约有1800万为暂时性失业,与一般衰退失业多为永久性失业不同。如果后期疫情得到控制,经济重启,这些暂时性失业人员重新上岗速度也会较快。

3月,美联储在2019年家庭经济和决策调查(SHED)的基础上,进行了小规模的补充调查,重点调查了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家庭总体财务状况。报告中提到,13%的被访者(占2月就业者的20%)在今年3月或4月初没有工作,但很多在此期间失去工作的人仍同雇主保持联系,77%的人表示雇主之后会回聘他们,但并未告知具体返岗时间。

2、全国范围内的复工冲动较大

由于担心失业率飙升、重启经济的民意增加以及担忧美国企业失去全球市场份额,特朗普政府的复工冲动较大。当前,美国大部分州不同程度地取消限制措施,美国政府复工指引比较激进,美国民众自身也比较抵制居家隔离,会加快复工率的回升。很多美国人认为,与其在宽松的社交隔离政策和经济重启决定之间犹豫不决,还不如全面重启经济,至少能够让更多的人重新工作。

3、短期政策对冲起到了效果

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华尔街因为缺乏流动性,以及对金融市场救助的必要性的质疑,导致市场因为资金断裂而出现恐慌性下跌,进而产生螺旋式负向反馈,危机从受困金融机构蔓延到优质企业,直到美联储介入,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并救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才开始出现转机。本次技术性熊市刚开始没多久,美联储迅速启动逆回购给市场注入流动性,控制国债期限利差和波动率,同时限制信用利差持续走阔,可谓非常及时。

当年美联储的刺激政策连绵了几个月的时间,犹豫不决,等到雷曼兄弟破产,危机已经成型后再大规模救市,可谓追悔莫及。此次不等危机成型,及时介入资本市场和实体信用,相信不会重蹈十二年前的覆辙。

另外,我们认为美联储离2008年的政策底线仍然有一定空间。当年到了万不得已的境地,美联储开始在市场上购买高收益债(即垃圾债券),缩小信用利差,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事实上,近日美联储已经表示,主体街(main street,意在向实体企业进行贷款)贷款项目已得到财政部750亿美元的风险资本支持,将可提供6000亿美元的贷款。

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不会来了

4、欧美中等核心国家将共振式修复

中国的复工已经较为充分,同时欧洲也在开始逐渐重启经济,核心国家共振式修复可能要比中国修复得快。这将有助于实现足够规模的需求在短时间内扩张,这些来自全球的需求将帮助美国企业重新获得订单。

不利因素可能长期存在

长期中,美国经济复苏面临着以下3个不利因素。

1、最大的风险是疫情在美国二次爆发

现在,美国疫情的拐点正慢慢出现,复工计划预计将更加激进。更激进的复工计划意味着更大的疫情二次爆发风险。正如上文中提到的美国经济咨商局所做的预测,如果美国的封锁措施失效,美国疫情有可能在秋天出现反复。那么,美国经济四季度必将再次出现明显衰退,也很可能波及到明年的经济复苏。

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不会来了

美国的防疫措施真的有可能失效吗?是的,这并非危言耸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上至联邦、下至州县的政府治理和协调能力的低下。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美国各级政府之间在疫情防控中的低效率:

3月31日,美国疫情最紧急的时候,身处疫情中心的纽约州州长科莫在疫情发布会上说:

“我们从中国订购了1.7万台呼吸机,每台呼吸机大概是2.5万美元。太贵了,真的买不起了。更复杂的地方在于,加州、伊利诺伊州政府也在向中国订购呼吸机,同时美国联邦政府、意大利政府也在下单。对于这么多的订单,中国出货会非常缓慢,因为需求量太大了。纽约州能确保得到的呼吸机数量仅为2500台。

看看我们现在深陷的诡异处境吧:每个州都在自己采购呼吸机,我们都想买同一件商品。所以我们有50个州都在为同一件商品竞争,最后我们都开始互相抬价。我真的遇到中国的公司打电话给我们说:‘加州出价比你们高,我们打算卖给他们了。’这就像在Ebay网站上竞拍一样,你看到竞价上涨了,那是因为加州出价了,伊利诺伊州出价了,纽约州也出价了,加州又出价了……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事,这也太没效率了。

然后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闯了进来,FEMA又开始出价了,现在FEMA出价高于其他50个州,所以是FEMA把价格抬上去了,这完全讲不通啊!原本FEMA应该才是代表美国的单一采购部门,本该由它来统一采购,然后按需分配给各州。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你们折腾出了这么个局面……”

科莫太难了。但显然,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难以协调统一的治理体系很难在短期内改变。

2、美国居民预防性储蓄可能增加,制约消费修复

这种制约将加大政策对冲的难度,削弱刺激政策的效果。重大自然灾害、经济或金融危机都会对居民的储蓄冲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以最近的2008年“大衰退”为例,美国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低点的3.8%提高到了2012年底的12%,持续了4年多。而现在我们看到,这个比例已经开始明显提升了,3月底达到了13.1%。

很显然,储蓄的背后是即时消费的减少。因此,似乎也很难指望美国消费在明年或更久的未来得到根本性的复苏。要知道,美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了70%。

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不会来了

同时,尽管美国各州陆续开始复工,但经济暂停容易、启动难,失业增加、收入减少、企业破产倒闭都会有乘数效应,影响不仅仅在于短期。所以,美国失业率往往具有上得快、降得慢的特征,美国1948年以来的11轮周期中,失业率平均在11个月内快速达到顶峰,而再回到低点则平均花费58个月,最长的一次是在1991年3月失业率达到峰值后,用时120个月才完全恢复,美国本次危机可能也很难例外。

3、长期政策有掣肘

这个掣肘便是美国很难实行负利率。近日,特朗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又“掐”了起来,特朗普称自己是负利率的坚定拥护者,但鲍威尔断然拒绝,称美国不可能实行负利率。背后的原因是,美国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和全球金融市场锚,其利率也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锚定定价。

更重要的是,美国还有4万亿美元的货币基金,是企业短期融资和资金运作的重要渠道,大量企业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进行融资。负利率将导致货币基金投资人流失,造成美国企业短期融资出现问题。

用一句话说,美国负利率对经济的刺激效果非常有限,但对全球货币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却很负面。

综上来看,长期存在的不利因素将使得美国经济很难在明年强劲复苏。

当所有人都遭受同样的极端灾难时,便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一些牺牲,用句白话来解释便是:面对“天塌下来了”的灾难,人类更团结了。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尽管欧美国家个别政客甩锅中国,事实上却是全球采取了较为一致的行动,以应对这场灾难。

加上人类有了改变自然的能力(或者自以为有了这种能力),使得这种团结看起来更加有效。包括美联储在内的政府决策者和既得利益者在近两个月所做出的政策对冲,便是这种能力的体现。由此来看,短期内这种政策将有效地缓解美国的极端困境,不致崩溃。

不过,一旦这种灾难过去,不同的利益群体必会重新打起自己的算盘。到明年或者更久的未来,对于欧美国家,这种全国、全球一致的政策行动将很难再持续下去。并且之前的一致行动还会在更长的未来造成其他后遗症,当然这是后话了。

编者按:本文由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陶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