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在刚落下帷幕的重庆车展中,上市新车寥寥无几,转而成为以汽车销售为主场的大型拼购会。因车市惨淡,销售之间因争抢客户而发生的肢体冲突再次上演,成为这个西南地区性车展上的“例行节目”。
这次车展上,一款以对标特斯拉而生的新造车势力金康赛力斯(SERES)姗姗来迟。成立2年后,金康新能源旗下首款车型赛力斯5迎来上市。
因过于“低调”,即便是圈内人对于这一新品牌也十分陌生,更不用说普罗大众。大家很难意识到,这个新造车势力其实来自于小康股份——后者已默默进入新造车领域多年,算是“孤注一掷”。
生不逢时的金康赛力斯
去年6月,金康新能源引入了新进股东金新基金。在此之前,金康是小康工业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除此之外,小康股份还拥有小康动力、东风小康、东风风光、瑞驰汽车、SF MOTORS等公司。
从小康到风光,小康股份实现了“商转乘”的成功转型,并凭借风光580迎来品牌翻身的高光时刻。2014年,尝过转型甜头的小康股份也嗅到了新能源政策红利的信号,并开始通过金康新能源进行布局。
有了东风小康在汽车领域的背书,金康新能源顺利地在2017年获得了国家发改委关于其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的批复。紧接着次年10月,获得工信部核准,正式拿到新车公告准入许可,成为第9家获得造车资质车企。
在拥有“双证”资质之后,首当其冲的事情就是确定产品规划和技术路线。
为此,小康股份与汽车咨询公司进行过研判:考虑到结合小康在发动机和变速器领域的核心技术积累。同时为与特斯拉等一众新造车势力的技术路线形成差异化。
最终,小康股份选择了增程式和纯电动两条技术路线并举的方式,其设想是既树立了技术门槛,又结合了自身优势。
或许是定位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原因,金康也参考了蔚来等车企树立品牌调性的做法,选择了中美市场同步进行的方式。继2017年品牌发布之后,金康的两款电动SUV概念车SF7和SF5在硅谷亮相。
同时,小康股份在硅谷也成立了子公司SF Motors,并先后收购了美国汽车解决方案集成供应商AM General LLC位于印第安纳州的民用汽车工厂、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研发设计公司InEVit,获得了生产和电池技术。
在美国,金康被叫做“SERES”。资料显示,SERES已搭建起了以硅谷为中心的全球研发体系,拥有领先的电驱动核心技术和保护性自主驾驶技术等,取得了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及多重电池防护等多项成果。按照规划,SERES产品的生产资质将由金康提供,并将在金康SERES重庆两江智能工厂正式生产。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16年特斯拉CEO马斯克透露,特斯拉正寻找一家中国生产合作伙伴,特斯拉的国产之路就此开启。
“让小康股份更没有想到的是,特斯拉国产进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打乱了金康的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价等一系列规划,陷入较为被动的局面,产品也迟迟未推向市场。”一位接近小康股份的人士透露。
原本将定价锁定在50万区间、对标特斯拉的赛力斯5,一再延后上市时间,最终在重庆车展上将价格下压到30万以上。面对新能源补贴最新的政策拉至30万的价格门槛,赛力斯5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类似处境的还有理想ONE。此次上市的赛力斯5仅推出了一款车型,作为一辆增程式中型SUV,它与在上半年大批交付的理想ONE属于同一技术路线,同时在车型定位、价位区间方面都属于竞品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一次4月底的媒体沟通会中,理想汽车索性将理想ONE归为“插电式混合动力”一类,以求更易被市场和消费者所接受。
据安信证券预测,特斯拉Model 3有望成为最早实现与燃油车平价销售的电动车型。赛力斯的价格还在30万以上的区间徘徊,高价更成为了消费者迟疑的因素之一。
小陈在重庆车展上试坐了赛力斯5许久,罢了还是纠结:“这个车又不大,怎么都快要2.4吨了?但总体来说很是满意,只是不愿意做一批小白鼠,持续关注中。”
就目前来说,国内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对于价格仍然还是很敏感。“15万落地的话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这定价稍微高了一点点。”赛力斯5的价格普遍在网友眼中还是偏高。
而在品牌层面,金康赛力斯也远未形成知名度。这其中一大原因在于前期的反复纠结。2018年SF7和SF5在硅谷亮相,彼时的金康还叫“金菓”,最终因为过于生僻而弃用。
作为“后浪”的金康赛力斯,该如何绕过大家曾走过的坑、让品牌和产品为大众了解和接受?毫无疑问将是这家企业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问题。
从收购到出售:金康叫停SF5美国上市计划
实际上在赛力斯5上市之前,金康赛力斯就已经遭遇了不只一次挑战。
相比于一众新造车来说,金康确实拥有小康30多年在汽车制造方面的技术经验,但在资本积累方面,它却难言乐观。
一位接近小康的业内人士对腾讯汽车表示,小康股份在新能源产品的投入上可谓“孤注一掷”,目前市值约105亿元的小康股份已累计投入80亿元。
这其中除了产品的既有投入,中美双基地布局的规划也耗费了一定的资金。例如,收购AM General花费了1.1亿美元(约7.7亿元),收购InEVit则花费了3300万美元(约2.3亿元)。
但即便如此,尚且因为投入巨大难以支撑资金链,迟迟难以推进量产计划,不得已引入外部资金,才得以存续。
去年6月,增资完成后的金康新能源注册资本将由40亿元增至49.6亿元,新进股东金新基金持股比例为19.355%,小康股份持股比例则由100%稀释为80.645%。
今年4月,经过2年时间的调整,东风小康50%股权已过户至小康股份名下。自此,东风小康正式成为小康股份全资子公司。
业内人士分析,小康股份将东风小康全部装入上市公司后,能够有效地减轻小康股份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所需的营运资金压力,降低资产负债率,进一步改善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根据财报显示,小康股份旗下金康新能源与SF MOTORS公司目前均处于亏损状态。
不过早在几年前,小康内部并不乏清醒的高管,曾经向大举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小康股份董事长张兴海提出过,小康做高端新能源需要“量力而行”,但这一谏言最后并未被采纳。
东风小康在进入乘用车领域之后,一度为小康股份贡献了相当的利润。风光580在上市2年内,已拥有超32万用户,这一成绩使得小康股份多年来的汽车收入均占到90%以上。但在如此烧钱的新能源造车领域,自负盈亏往往很难活下去,这基本已是行业共识。
前期定位过高,导致投入陷入“无底洞”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资金陷入了紧张状态,并影响到了生产制造环节的有序进行。
按照规划,SF5将是登陆中美市场的首款车,在美国由米沙沃卡工厂生产,在中国由金康新能源生产。但之后便“销声匿迹”。
据外媒报道,去年8月,SF Motors联合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泰勒在给员工的一封信中提到,由于母公司中国企业小康股份正面临着复杂的国内汽车市场环境,他认为,短期内在美国开辟新的市场、推出新的产品显得不合时宜。
同时美国子公司也做出管理层裁员90人、暂停在美国推出电动车等调整,纯电车型SF5目前也在政治已取消了美国上市的计划。随后不久,有媒体报道称,小康股份正计划出售旗下电动汽车品牌SF MOTORS,以集聚资金,专注于国内金康新能源业务。
在疫情和存量市场的双重影响之下,汽车企业正在经历“史上最严寒冬”,而新造车或许是最难挨过这个冬天的那个。当5月的中国车市已经重回2位数同比增长,新能源却显然已经跑偏了回升的大势。
与理想等新造车势力相比,金康够“重”,好歹握有技术底牌,还有寻求外部资本的机会,如今这个口子已经拉开;而与特斯拉相比,金康又不够“轻”,在决策和规划上有失远见,难免将自己置于被动的局面。
不同的技术路线下,各个新造车企业加速狂奔,保底的基本上都在今年将首款车型推向了市场。但即便是在延迟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加持下,也少有车企能够穿越眼下的“生死淘汰赛”,熬到2022年的到来。
根基薄弱的新造车势力,在最近这一个月正在以各种符合正常商业规律的姿态倾倒而下:高管离职、人事动荡、拖欠薪资、员工维权、资金断链、司法纠纷等等,这都是“新造车”倾然而倒的众生相。
叫停SF5在美国市场的上市计划之后,重新回归国内本土市场的小康股份,将带领“新造车”金康新能源走向何处?还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