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小米要造车”这件事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不过在股价上涨后,小米又给出了回复,表明自己一直在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对其进行了评估和研究,只是集团自身还没有对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正式立项。这种“文字游戏”实在是耐人寻味。
其实不仅是小米要造车,随着汽车产业“新四化”的到来,造车的门槛似乎已经越来越低,各个科技公司都把造车作为新的突破口,华为造车、苹果造车、百度造车、阿里造车、富士康造车等等。
总之,无论是合作代工,还是自己单干,它们都要造车。又或者说,现在不造车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科技公司。一时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经历第一轮洗牌后,又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那么科技公司决定造车的背后是否有隐忧呢?有的!
各个科技公司决定造车,首要因素是受国家政策影响,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而更关键的是,特斯拉对它们的刺激也不能忽视。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难度较传统内燃机汽车要低,但再怎么说也还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工业品”。
特斯拉能取得今日之成就,一部分原因在于它“IT造车的理念”,这点国内科技公司也具备,与此同时它强大的零配件整合能力也是它的优势,而这些都是美国传统汽车企业和零配件企业数年积累的科技成果,譬如博格华纳、福特、通用。
好巧不巧,汽车零配件的研发、制造正是国内汽车产业的软肋。大至自动变速箱,小至ESP,再小至汽车芯片,很多自主汽车品牌都严重依赖进口,而这些都是自主汽车迈向全球的“绊脚石”。
现在阶段,国内各大涉足造车的科技公司主要是对汽车软件进行研究,譬如车载智联系统、无人驾驶,至于对硬件方面的研究是少之又少,这并不是它们实力不强,而是作为科技公司的局限性所导致。它们从来没有做实体的“基因”,却要它们去研究汽车零配件,难,实在是难,而也正是科技公司想造车又为什么要找传统车企合作的原因。遗憾的是,它们或许在汽车硬件上的研发制造上永远都帮不上忙。
展望全球汽车强国,它们国家哪有那么多汽车企业,反倒是它们的汽车零配件企业有很多,譬如顶级的博世、大陆、采埃孚、爱信、电装、摩比斯等等。反观中国汽车市场,出色的汽车零配件企业是少之又少,而是车企却多得数不胜数,可想造好一辆汽车,背后的汽车零配件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如今,它们都去造车了,但汽车零配件却止步不前,这不是悲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