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缓的“新基建”,充电桩产业破局之路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1-03-02 出处:维科网 责任编辑:iCMS

自去年3月充电桩行业被纳入新基建以来,充电桩企业的投资高达百亿元。但与整车公司、动力电池产业链等板块相比,一直以来,市场关注度与热度相对有限。之所以成为被“遗忘”的一域,与现在市场的混乱脱不了关系。

后跑马圈地时代的淘汰赛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10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其中广东省相关企业超15000家,占比近16%,占据全国首位。其中,仅去年就已有超过2万多家企业涌向充电桩赛道。根据工信部规划的充电桩预测,2025年,充电桩市场规模或超过千亿元。

面对巨大的利润吸引,大量资本流入充电桩行业,包括传统电力设备企业,也有来自互联网端介入的。但有一部分的企业并不具备经验,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有的企业属于短期投资行为。如阿里巴巴入股简单充、宁德时代与百城新能源成立充电桩合资公司、华为也发布了HUAWEIHiCharger直流快充模块。

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引发了各种混乱且加剧了行业盈利难度。即使第一阵营企业也因为先期巨额资本投入,仍处于微利或亏损或的状态。

特来电品牌总经理赵健曾表示,2017年我国大概有300多家充电桩企业,但到了2019年,50%的企业已经倒闭或退出这一行业,还有30%的企业在盈亏平衡线上挣扎。即使特来电也是在有母公司其他业务的支撑下,才让其撑到四年后的盈亏平衡。

在这轮“跑马圈地”的模式后的洗牌局面,留下来的企业尤其是中小运营商也面临抉择,是变现离场还是加大投入?或许,寻好自己的细分赛道精细运营,才是他们的出路。

充电桩产业破局之路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许艳华曾表示:“虽然充电设施发展迅猛,但车主找桩难、政策支持力度弱、充电桩企业盈利难等问题一直伴随着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产业的发展。”这也是目前充电桩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提到:“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行业功率利用率平均只有4%左右。但想要实现盈利,利用率要达到10%-15%。”首先,在浪潮的推动下,盲目布局是不行的,只有合理精细规划站点,才能保障利用率,减轻资产负担。

合理建桩也仅是企业实现盈利的基础,其次,技术问题也是一大痛点。城市与品牌之间的不兼容,品牌与品牌之间的不配对,充电速度快的成本高,第三方重组电源的安全问题都是因为前期没有一个统一的建设标准,因此引发了大面积的空置情况。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民生问题都尚未解决,前期无限制、不精确的扩张终于引来了直接面对。

企业间的“合纵连横”意在打通标准

截止到2020年12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9家,这9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1.6%。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三家独大,是仅有的超过10万台充电桩的企业。

暂缓的“新基建”,充电桩产业破局之路

但在充电桩扩建浪潮后,我们会发现其充电桩各自为营,不能互通,这就是新基建发展的一大短板。

基于此,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家央企,联合特来电和星星充电两家民营企业,共同创建了北京联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去年7月4日,特来电宣布全面接入国家电网、星星充电、南方电网,这意味着在互联互通后,新能源车主将可以在国内约70%的公共充电桩上,同时使用四大平台的充电及支付业务。

但这不是今年首个充电桩“互联互通”案例。一个月前,宝马汽车也宣布与国家电网全资子公司国网电动签署合作,表示到2020年底将在全国范围为车主提供27万个充电桩。此前,宝马曾坚持自建充电桩。

这表明,充电站标准“大一统”的时刻或将加速到来。另一方面,巨头之间的联合也意味着充电桩行业新一轮的兼并重组即将到来,随着淘汰赛的加剧,充电桩行业的集中度或将进一步上升。

结尾

在新一轮建设热潮中,新能源充电桩市场格局已经出现,巨人之间的共同建设和双赢将有助于开拓整个市场,打通壁垒。但如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的操作者主导市场,平台上充电桩的信息推送可能会造成倾斜。充电桩市场又可能会进一步混乱。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