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7年被多次提及的“新能源汽车”,此次未再单独提及。但与汽车消费相关的政策却被多次提及,表明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步入市场化轨道,2021年的工作重点将放在促进汽车消费,聚焦汽车使用管理上。
具体来看,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汽车的政策包括:实施汽车生产准入改革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稳定增加汽车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
1.汽车生产准入改革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政策方向
此前,汽车行业也曾经有过生产准入的改变,但主要是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准入放开,且需要满足一些硬性条件才能获得由发改委和工信部颁发的生产资质及销售资质。
目前,按照汽车生产相关的规定,新造车企业大多采用的是代工和购买资质的方式生产。但多家新造车企业表示,仍然希望有自己的生产资质和工厂。
此次报告中提到的汽车生产准入改革可以让更多市场主体进入汽车行业,让更多优质资源替代传统老旧产能,有利于全面实现汽车的电动化转型并推动网联智能技术提升。
而汽车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或将汽车消费税征收环节由目前的生产环节后移至销售环节,可以充分发挥税收引导消费的效用,拓展地方收入来源,便于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资金建设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2.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相比于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新增加的内容。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为63.3GWh,同比增长1.8%。近三年来,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182.4GWh,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准。
目前动力蓄电池的使用年限一般为5-8年,前期投入市场上新能源电池已基本处于淘汰临界点。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报废量累计达到20万吨,并且报废量仍在不断增加中。
动力电池回收的方便与否,关系到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以及使用新能源车的便利程度。因此,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建设,不仅能够完善产业链、实现产业链上的转型升级,更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的意愿,实现新能源车销量的提升。
3.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体现政府对于汽车消费后市场的注重
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汽车后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延续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充电桩,刺激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的目标。
其中,换电站已是第二年被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在2020年新基建相关的内容中,报告提出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
目前,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就是配套设施的不完善,而首当其冲的是充电桩不足。通过换电模式的推广,可以缓解充电带来的使用焦虑。预计2021年,将会有更多企业开始布局换电模式,“充电+换电”将成为未来并行的两大模式。
4.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利于加速汽车电动化
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也首次出现在报告中。在政府报告中的原文为“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汽车双积分政策是碳排放交易的关键构成。随着双积分要求的逐年提升,缺少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的企业将不得不转向交易市场购买积分,则生产电动车多的企业可因积分获得额外收入,而不生产电动车的传统企业则需购买积分而产生更多的费用,有利于更多的车企布局新能源汽车。
据悉,2020年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积分获得了15.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远超其7.21亿美元的净利润,也使其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此外,稳汽车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的不合理限制,也在报告中被提及。实际上,自2020年3月份以来,各地政府就相继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包括购车补贴、汽车下乡、限购松绑等。
总的来说,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注重汽车后市场。在汽车价格不断下探且日趋透明的趋势下,后市场端能够重复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而且服务更加多样,在刺激汽车消费中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