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荒”背后: 汽车产业链加速重构

慧聪汽服网 https://qipei.hczyw.com 2021-09-08 出处:产经信息网 责任编辑:HC1

   

“芯片荒”背后: 汽车产业链加速重构

“马来西亚的疫情,给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带来巨大影响,预计会影响全球汽车20%的销量”。

日前,在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表达了对“缺芯”的担忧,据他透露,汽车芯片的短缺,已影响了今年东风汽车集团25万~30万辆的销量。

除了东风汽车集团外,多家汽车企业也在泰达汽车论坛上表达了芯片短缺对汽车产销带来的冲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芯片短缺或造成8月份国内汽车市场减产50万~70万辆,三、四季度汽车销量同比负增长是大概率事件,但全年累计销量会高于去年。

在“汽车芯片荒”之下,越来越多的产业界人士将目光聚焦于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管理层面,认为此轮的芯片短缺,其实反映了汽车产业链加速重构的现实。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表示,在汽车产业大变革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原材料、制作工艺乃至整个产业链、供应链均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既给产业链带来了安全性挑战,也为中国零部件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国产汽车芯片企业,正在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芯荒”

成全行业共性问题

在近期举办的泰达汽车论坛上,多家汽车企业的高管透露,汽车芯片供应紧张已经成为了全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尤其是马来西亚的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危机。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表示,过去一段时间,整个行业对于汽车芯片并不是很重视,但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聚焦于汽车芯片的供需问题。他表示,目前的供需矛盾何时能够缓解,主要看疫情的因素,同时前期部分企业的囤货,也可能会逐渐释放。

岚图汽车CEO卢放则认为,汽车芯片涉及到的产业链较长,其恢复周期也会比较漫长,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当前最紧要的事情是将影响降至最低。在他看来,对于车企而言,不确定性风险时刻存在,遇到类似于芯片短缺这样的问题,车企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对风险进行提前预判,通过各种途径缓解压力。

按照行业协会给出的最新预测,我国国内汽车芯片的供应问题预计从第四季度起将逐月改善,但对三、四季度汽车销量的负面影响已是大概率事件。

产业融合带来新契机

目前,围绕着汽车芯片的短缺,从监管部门到行业协会再到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均在集体共克难关。据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在“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共同敦促汽车产业补齐短板,尤其是要加快车用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

实际上,除了加速推进汽车芯片的研发布局外,更多的企业已从芯片危机中发掘了产业融合的新机会。董扬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产业内更加强调精益生产,对零部件的采购和库存管理均非常精准,但在整个行业发生大变革的背景下,这种管理模式也在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的新型零部件、新型材料的出现,让整车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均在发生转变,这给产业链带来安全挑战的同时,也给国产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新机遇。

董扬认为,以汽车芯片为例,在芯片荒发生前,行业内对于国产汽车芯片的应用是谨慎的,但现在国产汽车芯片的上车已是大势所趋。在他看来,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原有的产业壁垒会慢慢打破,这对于中国制造、中国汽车产业链而言,都是非常好的发展契机。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芯片危机,重构了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关系。在此之前,汽车芯片公司多为二级零部件供应商,与整车企业的互动很少,但现在多数整车企业都乐于直接与芯片公司进行交流,甚至进行联合开发,以加速产品的上车应用。

竺延风表示,汽车芯片的短缺危机需要整个产业联合克服,这也给整个产业的融合带来了新的思考。他判断,未来,芯片行业和汽车行业在融合的速度与方式方法上,以及供应商的层级管理上均会有很大转变。

地平线首席生态官徐健也认为,目前的芯片短缺,让整车企业有意识地与芯片企业强化了交流,进一步促进了芯片公司精准地理解整车企业的需求。在他看来,与车企进行密切合作,可以将芯片公司的技术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慧聪汽车”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