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纯电驱动到智能座舱,曾经被传统车企嗤之以鼻的新能源汽车,悄然间就成为了用户眼中的心头好。
从曾经的自燃风险到“骗补”嫌疑,从不断增加的续航里程到不断进化的自动驾驶系统,电动汽车走出了一条逆袭之路。
然而,在动力电池原材料和芯片供应短缺的双重夹击之下,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即将退出历史的前夜,从特斯拉、比亚迪到最新的岚图、极氪,几乎所有的电动汽车都来到一个分水岭:交付时间不断延迟,涨价最高幅度达到万元级别。
一时间,电动汽车仿佛重新回到“骗局”的模样。
在广汽集团2021年度报告发布会现场,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回到问题时提到,同是日系车企的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受到芯片的影响较少,而广汽本田却损失超过10万辆的产量,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芯片供应链的差异导致,丰田的背后是日本瑞萨。
曾经被诟病在电动汽车领域进展缓慢,丰田在最新电动汽车发展规划中,除了销量和车型,在以10年或100万公里保持动力电池90%可用电量之外,“打造动力电池稳定供应体制”,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安全”是丰田各类报告中的首要因素,员工都有自己的“安全宣言”,而“稳定”诚然也是安全的其中一个解读。
对于当下电动汽车陷入集体的涨价潮,我们且看看丰田在电动汽车领域背后的规划和储备。
以即将发布的e-TNGA平台首款车型bZ4X为对比,借助整车和动力电池一体化研发,在2030年前,丰田要将动力电池的成本降低50%,包括电芯成本降低30%以上,电池效率提升30%。
在发布全面的电动汽车规划之前,丰田借助旗下的丰田通商公司进入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与澳洲锂矿商 Orocobre实现了多层次的合作,包括获得后者15%股份,在日本本土合作建厂等等,保证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长期稳定供应。
从原材料到原价递减,再到松下、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全球动力电池供应链,丰田把所有电动车企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问题都一一做好了准备和规划,把发展节奏掌控在自己手里,这简直太丰田了。
由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带来的动力电池产能限制,动力电池近几年都在大规模扩大产能,与此同时,在松下、LG化学、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主要参与者之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电动车企刚想松一口气,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原材料大规模涨价带来的又一次考验。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一日不下降,电动汽车就有再一次涨价的可能,再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市,还有芯片短缺所造成的“价高者得”,中国汽车几年来打造的电动汽车竞争优势,将会消失殆 尽。
更严重一点来看,不管是自主传统汽车近几年的品牌向上,还是新造车势力的大放异彩,仿佛是一种障眼法。汽车产业的话语权依旧掌握在跨国车企和跨国企业的手中,退一万步来说,中国自主车企的话语权似乎从来都没变过。
从丰田打造体系内的供应链,再到比亚迪的三电自研,他们都把天堂之门的钥匙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曾经中国电动车企都求着宁德时代这一家独角兽,给自己生产电芯、提供足够的产量,甚至最后打造了动力电池合资企业,然而原材料“涨价潮”带来的困局让一切回到了原点。
对比芯片等汽车零部件的产能问题,动力电池原材料那可就是另一个世界。
各大新造车势力10万辆级别的产销量规模,无力染指这一领域,也就没有绝对的话语权,这就像是一场“困兽斗”。
在原材料涨价和缺芯的双重夹击之下,有的车型直接停产,有的车型交付日期不断延期。在第一波涨价浪潮过后,或许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谁又会成为第二家“再涨价”的车企?
“早买早享受”,或许要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唯一真理”了。
“涨价”,给火热的新能源汽车泼了一盆冷水,也给中国车企提了个醒,是时候清醒一下,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