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固态电池产业迎来关键发展节点,多家企业的技术突破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透露,比亚迪计划于2027年前后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应用,2030年后将实现该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创新企业也相继公布了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固态电池量产节奏正在加速。凭借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的优势,固态电池正引领着电池技术的新一轮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论坛上阐述了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预计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在2025-2027年实现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第二代产品将在2027-2030年期间量产,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第三代产品则计划于2030-2035年推出,目标能量密度突破600Wh/kg。
然而,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对固态电池的发展保持审慎态度,认为固态电池离商品化还很远。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全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目前处于4分的水平(1-9打分),目标是到2027年达到7~8分的水平,届时将可以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尽管存在不同判断,但中国车企正加速推进固态电池的技术研发与量产布局。比亚迪、中国一汽、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和上汽集团等均已明确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其中,比亚迪计划2027年启动小规模量产,广汽集团和长安汽车均计划在2026年实现装车搭载,上汽集团则选择在2026年四季度正式量产。
行业动态显示,2026年至2027年已成为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材料、设备企业已有足够的力量和资本进入到固态电池领域,全固态技术产业化周期在快速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