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车企智能驾驶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新车搭配了自动驾驶技术方案,车主的驾驶体验正逐步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然而,在这股技术革新的浪潮中,不少驾驶员却陷入了对智能驾驶的误解,忽视了安全驾驶的基本原则。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误解。许多驾驶员错误地将辅助驾驶功能视为完全自动驾驶,从而在驾驶过程中放松了警惕。例如,有驾驶员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误以为车辆可以自主应对所有路况,放弃人为的方向盘控制,将车辆全权交由智驾系统,结果导致各种的自动驾驶事故。这种对技术的盲目信任,不仅危及自身安全,还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
智能驾驶并不单仅是一套硬件系统+一套软件系统,而是多方位的交合程序,包括环境感知技术、决策规划系统、车辆控制系统、高精度地图和定位系统、以及通信协同技术。车辆自动驾驶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学科和技术的交叉融合,因此也意味着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带来错误的驾驶规划,让车辆在自动驾驶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我们先来简单的认识上述的几个方面:
环境感知技术:自动驾驶汽车通过搭载各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等)来感知周围环境,收集关于道路、车辆、行人、障碍物等的信息。这些传感器能够检测物体的距离、速度、方向等属性,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决策依据。
决策规划系统:在感知到环境信息后,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规划系统会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车辆的行驶路径和速度等。这个系统会根据预设的目标和交通规则,结合实时感知的信息,规划出安全、高效的行驶轨迹。
车辆控制系统:自动驾驶汽车的控制系统负责执行决策规划系统发出的指令,通过控制车辆的转向、加速、减速等操作来实现自动驾驶。这个系统需要精确地控制车辆的各个部件,以确保车辆能够按照规划轨迹稳定、准确地行驶。
高精度地图和定位系统:自动驾驶汽车还需要依赖高精度地图和定位系统来获取精确的道路信息和车辆位置信息。高精度地图可以提供道路拓扑结构、交通标志、障碍物等详细信息,而定位系统则能够实时获取车辆在全球坐标系中的精确位置。
通信和协同技术:为了实现车与车之间、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工作,自动驾驶汽车还需要配备车载通信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实时交换车辆状态、道路情况等信息,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当下,硬件的事故无法做到百分百的稳定,特别是激光雷达,由于成本问题,当下大多品牌都没有做冗余设计和装配,在一个就是基于视觉感知的设计,对车辆行驶环节要求较高,雾天、雨雪天的影响较大。自动驾驶方便驾驶员的同时,也为很多车辆驾驶者带来了用车误区,认为自动驾驶可以完全释放人工,其实不然。
为了防范智能时代的安全驾驶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政府、汽车厂商和媒体应加强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宣传和教育,帮助驾驶员正确理解技术的含义和限制。其次,驾驶员应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时刻保持对车辆的监控,并随时准备接管控制权。此外,我们还应倡导文明驾驶、礼让行车等良好交通习惯,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
在实际驾驶过程中,驾驶员还应结合具体路况和车况做出合理判断。例如,在恶劣天气或复杂路况下,应降低车速、保持车距,并谨慎使用智能驾驶功能。同时,定期检查和更换车辆的零部件以及智驾设备,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总之,智能时代的安全驾驶需要我们走出误区、提高警惕,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享受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