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贾跃亭最不想遇到的那个人就是雷军。在贾跃亭的乐视最初的商业布局中,雷军的小米总是步步紧逼。乐视风光的那几年,小米紧咬不放,哪里有乐视,哪里就有小米。
最先提出互联网造车的是乐视,而最先倒掉的也是乐视。好在贾跃亭不把鸡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国内搞乐视汽车的时候,在美国还搞了一家FF。虽然乐视汽车项目破产,但经过几年的沉寂,贾跃亭又寄希望于FF汽车曲线回国,并搭上吉利,意图东山再起。可是年初刚一官宣,小米就追杀到造车领域。雷军和贾跃亭,可谓是冤家路窄,相爱相杀。
从最初的布局上来看,乐视和小米这两家企业何其相似。都是科技企业,互联网起家,所做的领域基本都是重合的。在手机上,乐视和小米狭路相逢;电视上,两家短兵相接。小米搞粉丝经济,乐视搞明星效应,一个做饭圈,一个推爱豆。两家都喜欢提苹果,并对苹果的模式进行跟进和超越,乐视提出“生态化反”的核心主张,小米搞万物互联,本质上是一个意思。所不同的是,乐视没活过两集,而小米坚持了下来,并且越活越滋润。贾跃亭帝国的崩塌有很多个原因,但如果我们拨开背后纷繁复杂的资本游戏,只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压死乐视最后的一根稻草就是小米。
贾跃亭说,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如今,贾跃亭仍在窒息,而雷军飞起来了。相同的出发点,不同的实现方式,让两人走向截然不同的结果。
或许以结果为导向来看,两人不是同一段位的人,但在曾经,两人站在同一高度。只不过贾跃亭喜欢做梦,雷军喜欢找风口,这就是两个人最大的区别。贾跃亭激进,总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雷军稳重,总是在寻找最合适的机会切入。贾跃亭吹过的牛逼,最后被雷军一一实现了。
贾跃亭将FF作为最后的翻牌机会,雷军将造车作为人生最后一次创业,双方都孤注一掷。从目前的牌面看,双方各有胜负。FF最缺的是钱,小米账面上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FF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曾经也是真金白银的砸过钱的,并且经过了几轮路试,并且创造了圈速纪录。从产品成熟度来看,已经具备在国内量产的基础,现在就等米下锅了。而小米造车还从今年1月才开始正式提出,并且3月30日才官宣,离量产还有遥远的距离。
不过这些也仅仅只是表面上的,或许小米早已在暗地里为造车做了很多的准。而FF的量产车在还没落地之前,我们也无法百分百断定它就一定能让梦想窒息。再者说,时间或许也不是问题,革命不分早晚。从雷军以往的做事风格上来看,虽然赶的不是早集,但仍然抓到了大鱼。
如果两家都怀着诚意而来,市场还是会给出双方足够的空间,毕竟智能汽车行业数十万亿的蛋糕,足够容得下大家的梦想。
从市场定位来看,两家这次狭路相逢的可能性还不大。FF定位高端,在产品设计和性能上有不少的亮点。小米定位大众化,在价格和性能上得到很好的平衡,这也是小米一贯的路数,也是它的杀手锏。
在营销方式和销售渠道上,双方也将采取不同打法。FF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和积累,但之前乐视规划的生态链已断裂,无法进行生态化反,而且在销售渠道上需要重新搭建,还要面临贾跃亭的失信带来的负面效应。小米经过这些年的经营,积累了大量的粉丝群和用户口碑,以及线下的销售服务店,这些资源很快就会跟小米汽车打通。
值得一提是,FF是在美国注册的企业,并且相关的研发都是放在美国,或许国际市场才是它的主要目标。而小米汽车要走出国门,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不是能力问题,毕竟国内这么庞大的市场,都够它吃好大一阵子的。
从乐视第一个提出互联网造车,到现在小米进入造车,是一个奇妙的轮回,也是造车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贾跃亭的梦想先人一步,而让梦想落地的总是雷军,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戏剧性的故事是否还会继续上演?
或许,经过这些年的商海沉浮,栉风沐雨,贾跃亭也变得稳重了。我们不愿看到一个“欠钱不还”的“贾会计”,更不愿看到梦想的折戟。如果FF和乐视汽车这次都能成,贾跃亭和雷军相逢一笑泯恩仇,也是激励下一代最好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