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据中工汽车网获悉,今日新一届315晚会即将来袭,消费者维权又成关注焦点,而与汽车消费相关的维权事件自然也是热搜常客,回顾过去的一年,特别是2023年车企大幅降价所引发的消费者投诉潮,特别是涉及传统汽车的核心组件,如发动机与变速器等投诉高发,这些问题多与车辆的安全性、部件的耐用性以及驾乘的舒适度紧密相关,进一步看数据,据车质网的统计,这一年价格变动问题成为了投诉的焦点,同比涨幅高达306倍,占据了总投诉量的八成以上,这其中,部分热销的新能源车型成为了投诉的主力军,比如说关于公共充电桩的使用体验、电池问题、车载智能系统的使用体验不好等,汽车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质量问题,部分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数据来源:中国消费者协会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及零部件投诉41550件。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排进前四位,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行业的上游基石,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汽车工业的繁荣,并且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冀、中部、西南这六大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占据了行业产值的八成,那么在2022年,汽车零部件的营业收入高达38,195亿元,占汽车制造业收入的比重也稳步上升至46.81%。
来源:普华有策
而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202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00975.8亿元,同比增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7.6%,尽管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整零比例相比,我国仍有提升空间,但无疑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具备了全球领先的地位。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和全球化采购的迅速增长,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供应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这一趋势预示着,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2024年,我国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